阙里阴阴槐树古,百尺长柯挟风雨。
密叶蟠空拥翠云,深根贯石流琼乳。
苍皮皴蚀纹异常,天成篆籀分毫芒。
游丝萦错科斗乱,云气飞动龙鸾翔。
嬴秦书焚士坑戮,几叹遗经藏壁屋。
千年圣道复昭明,喜见文章出嘉木。
神明元冑嗣上公,雨露滋沐深培封。
清阴如水石坛静,弹琴树底歌薰风。

【注释】

阙里:指孔子的家。阴阴:茂密的样子。百尺(bǎi chǐ):极言其长。柯:树枝。挟风雨:形容树大如盖,可以遮蔽风雨。蟠空:盘旋在天空。拥翠云:环绕在树木上像绿色的云雾。贯石:穿透石头。流琼乳:流出像玉一样的乳汁。苍皮:老树的皮。皴(cún)蚀:因日晒雨淋而变得粗糙。纹异常:指皮上的纹路与常人不同。天成篆籀(zhuàn dòu):指树皮上的文字,是古代文字。分毫芒:十分清楚。游丝:飘动的柳条。萦错:缠绕交错。科斗乱:指文字的笔画纵横交错。龙鸾翔:龙凤飞翔。嬴秦:指秦始皇统一后建立的秦朝。书焚:书籍被焚烧。士坑戮:读书人被活埋。遗经:指孔子的经籍。藏壁屋:藏在墙壁里。圣道复昭明:圣人的道理再次显明。文章出嘉木:文章出自好木。神明:聪明有才德。元冑:孔子的儿子孔元胄。嗣上公:继承父亲为上大夫。雨露滋沐:比喻恩泽。深培封:深培厚养。清阴:凉爽的树荫。石坛静:石制祭坛上没有风的声音。弹琴:弹琴。树底:树下。薰风:和煦的风。

【赏析】

《孔林瑞槐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以咏赞孔门弟子孔元植之母所植之槐树为题材,借写其形貌、姿态来赞美孔元植的文才武略。全诗语言清新,意境幽远,富有哲理性,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首联“阙里阴阴槐树古,百尺长柯挟风雨。”描写的是孔府门前那棵古老的槐树,高大威武,枝叶茂盛,能挡风遮雨。这两句诗通过写槐树的外貌特征,为下文对槐树的赞美做了铺垫。

颔联“密叶蟠空拥翠云,深根贯石流琼乳。”进一步描绘了槐树的形态特征。槐树叶子密集,仿佛在空中盘旋,形成了一片绿色的云;槐树根部深入石缝,仿佛有一股泉水从地下涌出,流了出来像玉一样晶莹剔透的乳汁。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使整棵树显得更加高大威严,充满了生命力。

颈联“苍皮皴蚀纹异常,天成篆籀分毫芒。”进一步描绘了槐树的纹理特征。槐树的老皮上布满了各种奇怪的裂纹和图案,就像一幅精美的篆刻作品;槐树的纹理清晰可见,就像是用笔在上面勾勒出的线条,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这两句诗通过对槐树纹理的描绘,展现了槐树的古老和尊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敬意和赞赏之情。

尾联“游丝萦错科斗乱,云气飞动龙鸾翔。”最后一句诗描绘了槐树周围的环境。槐树周围飘动着轻薄的柳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景象;槐树周围弥漫着薄雾,仿佛是云气在流动,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以咏赞孔门弟子孔元植的母亲所植之槐树为题材,通过描写其外貌特征、形态特征和纹理特征,表达了诗人对槐树的赞美和敬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商隐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