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和尚老师侍者。弟子赵孟頫再拜谨封。
孟頫和南再拜,中峰和上老师侍者:
孟頫汨汨俗尘中,每蒙尊者不弃,时时赐问,顾惟何者,乃辱过爱如此,当亦是前世有缘故耶。近一病两月,几至不起,得鲍君方调理,方赐小差,然眠食未复常,气力惙惙忧之深,至于死生之说,师所谓委顺者,固已知之矣。感师提诲,情何敢忘。蒙寄惠酒鼓,粒粒皆是禅味,敬领莫知所报,阿孙回,草草道谢,春深犹寒,山中当益甚,唯珍重珍重,不宣。孟頫和南再拜,廿四日。
至侍者,前蒙惠药,甚济所乏,冀为道谢。
诗句
俗尘帖
中峰和尚老师侍者。弟子赵孟頫再拜谨封。
孟頫和南再拜,中峰和上老师侍者:
孟頫汨汨俗尘中,每蒙尊者不弃,时时赐问,顾惟何者,乃辱过爱如此,当亦是前世有缘故耶。近一病两月,几至不起,得鲍君方调理,方赐小差,然眠食未复常,气力惙惙忧之深,至于死生之说,师所谓委顺者,固已知之矣。感师提诲,情何敢忘。蒙寄惠酒鼓,粒粒皆是禅味,敬领莫知所报,阿孙回,草草道谢,春深犹寒,山中当益甚,唯珍重珍重,不宣。
译文
这是赵孟頫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于中峰和尚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俗尘帖”,即赵孟頫向中峰和尚表达敬意和感谢的信函。赵孟頫在信中提到自己虽然身处世俗尘埃之中,但是每次中峰和尚不嫌弃他,给予关心和指导,使他受益匪浅。同时,赵孟頫也提到自己因病几乎不能起床,但是得到了鲍君的帮助才有所好转。最后,赵孟頫对中峰和尚的教导表示感激,并承诺不会忘记这份教诲。
注释
- “俗尘帖”:这是一封书信,赵孟頫向中峰和尚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 “汨汨俗尘中”:赵孟頫自喻为身处世俗中的尘埃。
- “尊者”:指的是中峰和尚,是对中峰和尚的一种尊称。
- “每蒙尊者不弃”:赵孟頫多次得到中峰和尚的关爱和指导。
- “时时赐问”:中峰和尚经常给予关心和慰问。
- “顾惟何者”:赵孟頫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中峰和尚的厚爱。
- “乃辱过爱如此”:赵孟頫认为自己受到了中峰和尚的过分照顾和爱护。
- “当亦是前世有缘故耶”:赵孟頫认为这种关系是前世注定的。
- “近一病两月”:赵孟頫近期因生病已经两个月没有好好休息。
- “几至不起”:赵孟頫病情严重,几乎无法起床。
- “得鲍君方调理”:赵孟頫得到鲍君的帮助才得以恢复健康。
- “方赐小差”:病情稍微有所好转。
- “然眠食未复常”:赵孟頫虽然开始康复,但饮食和睡眠还没有恢复正常。
- “气力惙惙忧之深”:赵孟頫担心自己可能因为这次疾病而失去生命。
- “至侍者”:指中峰和尚作为他的导师或师傅。
- “前蒙惠药”:之前得到中峰和尚赠送的药物。
- “甚济所乏”:药物帮助他缓解了病情。
- “冀为道谢”:希望能向中峰和尚表示感谢。
- “蒙寄惠酒鼓”:收到中峰和尚寄来的酒和鼓,这些都是禅宗修行用品。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赵孟頫对中峰和尚深深的敬仰之情。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峰和尚的感激之情、对他的教导的尊敬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死亡的担忧。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感情真挚深沉,是一篇感人肺腑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赵孟頫的才华和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