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跋】
兰亭诚不可忽。世间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其人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十八日清河舟中。
【第四跋】
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盖日数十舒卷。所得为不少矣。廿二日邳州北题。
【第五跋】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顷闻吴中北禅主,僧有定武兰亭,是其师晦岩照法师所藏。从其借观不可。一旦得此,喜不自胜。独孤之与东屏,贤不肖何如也。廿三日将过吕梁泊舟题。
【第六跋】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昨晚宿沛县。廿六日早饭罢题。
【第七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
定武兰亭十三跋
【第三跋】
兰亭确实不应该被忽略。世间的墨迹版本日益减少,但真正识得其真谛的人却难以找到。那些已经识别出并收藏了它的人,就可以将它视为珍宝了。
【第四跋】
河水的声音如同吼叫,我整日屏息静听。如果不时时展开这卷书来观赏,又怎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呢?毕竟每天要翻阅几十次。所得到的收获已经不少了。
【第五跋】
古人如果能从几行古文字中学习到一二,专心致志地研究,便足以在世上扬名立万。何况兰亭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如果能够不断学习,又怎么会担心不能超过别人呢?不久前听到吴中的北禅主,他的师傅有一本定武兰亭,是他的师父晦岩照法师所收藏的。因此从他那里借来观看是不可避免的。一旦能够拥有这本书,我会欣喜得无法控制自己。独孤和东屏,他们的贤能与不贤能如何比较呢?
【第六跋】
学习书法在于品味古人法帖,完全理解古人用笔的意图,这是非常有益的。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时候是他已经退笔,但他根据当时的态势使用笔力,没有不如意的地方,这就是他神妙之处的原因。昨晚住在沛县。
【第七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等功夫,而结字也需要投入精力。因为结字因时代相传,用笔则千古不变的。王羲之的字势古法一变,那种雄健秀美的气势出于天赋,所以古今人都把它当作典范。齐梁间的书法家,虽然结字不缺乏古风,却缺少英俊之气,这又是取决于人本身,然而古法终不可丢失。
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