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三十年,巧不能胜拙。
汝年今弱冠,慎勿虚岁月。
何必千里师,而后可受业。
何必万卷书,而后称博洽。
读书贵有用,岂徒资笔舌。
立身一弗谨,万事皆瓦裂。
蔬肉同一饱,自可甘薇蕨。
布帛同一暖,何必轻裋褐。
贫贱士之常,纷华安足悦。
晴窗明几砚,夜灯耿风雪。
汝今其勉旃,经史须涉猎。
顾我何足学,当学古贤哲。

【注释】

我学三十年,巧不能胜拙。

译文:我学习了三十年,但巧手却不如拙工(比喻自己)的手艺好。

汝年今弱冠,慎勿虚岁月。

译文:如今你已到了二十岁,千万不要虚度光阴。

何必千里师,而后可受业?

译文:又何必千里迢迢去拜名师(求学),才能接受教育呢?

何必万卷书,而后称博洽。

译文:又何必有万卷的书,才能称得上博学多识呢?

读书贵有用,岂徒资笔舌。

译文:读书要有用,怎能只是为了装饰文辞和口头表达能力呢?

立身一弗谨,万事皆瓦裂。

译文:做人如果不够谨慎,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失败。

蔬肉同一饱,自可甘薇蕨。

译文:即使只吃蔬菜和肉类也能饱腹,自然可以满足于野菜蕨根。

布帛同一暖,何必轻裋褐。

译文:穿布衣也足够温暖,何必穿粗陋的麻布衣物呢?

贫贱士之常,纷华安足悦。

译文:贫贱之人的常态是,那些纷繁繁华的东西,是不足以使他们感到快乐的。

晴窗明几砚,夜灯耿风雪。

译文:晴朗的窗户下明亮的书桌上放着砚台,夜晚的灯光在风雪中闪烁。

汝今其勉旃,经史须涉猎。

译文:你现在应该努力啊,要广泛地学习经史典籍。

顾我何足学,当学古贤哲。

译文:回头看看自己,我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呢!应该向古代的圣贤学习。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时,是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诗中勉励儿子勤学不辍,并指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应试,而是在于求知。

诗的第一联点明主旨,“巧”字和“拙”字相对,表明自己虽然学习了三十年之久,但技艺还比不上别人;第二联则从时间角度告诫儿子,不要虚度光阴;第三联进一步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本领;第四联则是告诫儿子不要追求物质享受,因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志气不振、意志不坚。

诗的后半部分则主要论述了自己的读书经验,他告诉儿子读书要讲究实效,不要只是空谈理论,而是要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同时他也鼓励儿子要多读书,多学习,以增强自己的见识和修养。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