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诸州县,新秋卷飓风。
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
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
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
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
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

【注释】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其二: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四川时写的。当时江淮一带连年大水,民不聊生。诗人在《秋兴八首》组诗中写了他流寓蜀中所见的“江汉西来”、“鱼龙潜跃”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这组七律就是杜甫对这一景象的具体描写。

江海诸州县,新秋卷飓风。

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

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

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

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

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四川时写的。当时江淮一带连年大水,民不聊生。诗人在《秋兴八首》组诗中写了他流寓蜀中所见的“江汉西来”、“鱼龙潜跃”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这组七律就是杜甫对这一景象的具体描写。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为一联,形式上整齐划一,音韵和谐。

第一联“江海诸州县,新秋卷飓风”,写江淮一带连年大水。诗人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等江河比作人,把州县比作人的躯体,说这些大江大河的新秋都卷起了大风,好像要把它们吹走一样。诗人把自然界的现象与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淮一带连年大水的严重情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愤之情。

第二联“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诗人用“漂燕厦”来形容江淮一带的房屋被洪水冲走的情景,用“化龙宫”来形容洪水泛滥到极点。这两个比喻都很贴切生动,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第三联“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诗人用“舶宝”来形容船只,用“亭盐”来形容盐井。这两个词都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个词的运用,表达了他对江淮一带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情和关切。

第四联“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诗人用“片瓦”来形容屋顶,用“篷”来形容船上的篷船。这两个词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个词的运用,表达了他对江淮一带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情和关切。

第五联“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诗人用“彻底”来形容沙洲被洪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用“连根”来形容树木被洪水冲倒的情景。这两个词都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洪水肆虐的场面。

第六联“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诗人用“骨骸”来形容尸体,用“尸虫”来形容蛆虫。这两个词都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尸体被洪水冲走后腐烂的情景。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抒情色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淮一带遭受自然灾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了,结构紧凑完整,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