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役过桑野,适值丝事成。
缫者无劳色,缫车无怨声。
彼美冶容子,高楼吹玉笙。
一夕缺俪偶,愤切含离情。
被绮食珍鼎,迭欲生骄盈。
蚕妇虽褴缕,君子未可轻。
所以不可轻,能保秋霜贞。
缫丝吟
行役过桑野,适值丝事成。
缫者无劳色,缫车无怨声。
彼美冶容子,高楼吹玉笙。
一夕缺俪偶,愤切含离情。
被绮食珍鼎,迭欲生骄盈。
蚕妇虽褴缕,君子未可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蚕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蚕的生活过程,反映了人们对蚕的崇拜和喜爱。同时,通过对蚕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行役过桑野,适值丝事成”,描述了诗人在桑田里行走时,正好遇到了蚕丝的事情已经完成。这里的“行役”指的是出行或旅行,而“桑野”则是指桑树茂盛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桑田景象,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二句“缫者无劳色,缫车无怨声”,进一步描绘了蚕丝制作的过程。这里提到了“缫者”和“缫车”,都是与蚕丝制作有关的元素。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对蚕丝制作者的辛勤付出的赞赏。同时,他也用“无劳色”和“无怨声”来表现了蚕丝制作的平和与顺利。
第三句“彼美冶容子,高楼吹玉笙”,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赞美蚕丝制作的过程。这里提到的“彼美冶容子”是指那些美丽如花的女子,而“高楼吹玉笙”则是指女子们在高楼之上吹奏着玉笙。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女子们的羡慕和欣赏之情。
第四句“一夕缺俪偶,愤切含离情”,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他通过描述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表达了自己因无法得到所爱之人而感到的悲伤和愤怒。这里的“俪偶”指的是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而“愤切含离情”则是指因失去爱人而产生的痛苦和悲伤。
第五句“被绮食珍鼎,迭欲生骄盈”,则是对蚕丝制作过程的另一种描述。这里提到的“被绮食珍鼎”是指蚕丝制作的精美和华丽,而“迭欲生骄盈”则是指人们因为贪恋这些精美之物而产生的骄傲和自满。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不满和批评。
第六句“蚕妇虽褴缕,君子未可轻”,则是诗人对人们的再次提醒。他通过描述蚕妇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坚韧不拔的形象,表达了对人们不应轻视任何职业的呼吁。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珍惜每一个职业,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
最后一句“所以不可轻,能保秋霜贞”,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总结。他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认识和态度。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才能像秋天的霜一样保持自己的贞洁和纯净。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蚕丝制作的过程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了蚕丝制作的美妙和神奇,更让人们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