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颜几寒暑,编叶当衣裳。
琴古面无漆,柏枯身有香。
树精为老仆,石髓作乾粮。
不语坐松下,天风吹发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大涤山道士”,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然后结合全诗,从形象、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展开分析。具体到这首诗,第一句写“童颜”,第二句写“编叶”当衣裳,第三句写琴古面无漆,第四句写柏枯身有香,第五句写树精为老仆,第六句写石髓作乾粮,最后一句写不语坐松下,天风吹发凉。
【答案】
①童子的面庞几经寒暑的洗礼,仍显得那么童稚可爱,他穿着用树叶编织的衣服;②他的琴弦上没有漆,但音色却异常清亮,仿佛能听到松林间风声呼啸;③柏木已经枯死,可它的清香却依然飘逸在空气中;④树精为他当老仆,为他采药,为他做饭;⑤他的粮食是石髓,虽然坚硬但却美味可口;⑥他在松下静坐,任凭微风拂过他的头顶,让他感到一丝丝凉爽。
译文:
我见一个童子,几经寒暑的洗礼,仍保持着童稚的容貌,他穿用树叶编织的衣服,弹奏着没有漆音的琴,他的琴弦上却没有尘土,仿佛能听到松林间风声呼啸;柏木已经枯萎,但它的清香却依旧飘逸在空气中,树精为他当老仆为他采药为他做饭,他的粮食是石髓,尽管它坚硬但却美味可口;他在松下静坐,任由微风拂过他的头顶,让他感到一丝丝凉爽。
赏析:
首联点明诗人所遇之道士的身份——童颜。童子的面容,几经寒暑的洗礼仍然保持着童稚的容貌。童子身穿树叶编织的衣服,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他对童子纯洁无暇、与世无争的人格品质和生活态度的赞赏。
颔联紧承首联,描绘了童子琴古而无漆,柏枯而有香的情状。诗人用“琴古面无漆”来比喻童子琴技高超,琴声清亮;用“柏枯身有香”来比喻童子道心纯厚,修炼有方。诗人用简洁有力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童子超凡脱俗、清雅高远的形象。
颈联以树精、石髓等物喻人,进一步描绘了童子的生活状态。童子身边有树精相伴,为他采药做饭;他的粮食则是由石髓制成,虽然坚硬但味道鲜美可口。这些意象都极具象征意味,它们不仅展示了童子的简朴生活,还揭示了童子淡泊名利、潜心修炼的人生态度。
尾联描绘出童子闲适自在的神态。他坐在松下,任由春风拂过他的头顶,让凉爽的感觉沁入心扉。这一细节描写既展现了童子恬淡宁静的生活情趣,又体现了诗人对此景此情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