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弟有弟隔风雪,音信不通雁飞绝。
独处空庐坐缧绁,短衣冻指不能结。
天生男儿硬如铁,白刃飞空肢体裂。
此时与汝成永诀,汝于何处收兄骨。
呜呼三歌兮歌声咽,魂招不来泪流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浮丘道人招魂歌》中的第三首。全诗分为四部分,下面是对每部分的解读和注释:
有弟有弟隔风雪,音信不通雁飞绝。
注释:这里提到了“兄弟”,说明作者与弟弟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弟弟却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战争或贫困)而无法联系上,只能隔着风雪,听着大雁的叫声,却无法得到回信。这里的“雁飞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思念之情。独处空庐坐缧绁,短衣冻指不能结。
注释:诗人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感到孤独和无助。他的衣服短小,手指被冻得僵硬,难以解开衣扣。这里的“坐缧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天生男儿硬如铁,白刃飞空肢体裂。
注释:这里用“铁”来形容男子的坚韧不屈,即使面对生死也毫不畏惧。他的身躯在战斗中如同利刃般坚硬,但最终却因为敌人的攻击而受伤甚至死亡。这里的“白刃飞空肢体裂”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此时与汝成永诀,汝于何处收兄骨?
注释:诗人在此刻意识到与弟弟的分离将成为永久的事实。他询问弟弟在哪里能找到自己哥哥的遗骨,表达出他对弟弟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呜呼三歌兮歌声咽,魂招不来泪流血。
注释:诗人发出了三声叹息,声音哽咽,似乎连呼唤都显得无力。他的眼泪流了出来,滴落在土地上,象征着无尽的悲痛和不舍。这里的“歌声咽”和“泪流血”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分离的痛苦以及战场上的残酷现实,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深深怀念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场景,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