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生万物,节度各有常。
毫发不可乱,奉时以行藏。
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伤。
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戕。
今年初冬月,造物如不详。
阴阳忽倒植,连朝状春光。
无知桃李辈,定序忽迷忘。
点缀老枝上,纷纷发出狂。
一桂为倡首,弹冠起群芳。
杏思作霞燥,梨亦拟雪香。
西蜀亦不远,得无欺海棠。
洛阳近咫尺,能不动花王。
冻蜂与寒蝶,入秋皆死僵。
向令当此日,鼓舞又一场。
安知理自在,此事无久长。
一夕天地正,严风动昏黄。
吹起四泽水,结为万瓦霜。
凌晨为著目,憔悴不可当。
萎形与死状,贻笑于大方。
古来此事多,青史长相望。
惟有知道者,进退不狂扬。
有莘必三聘,幡然始就汤。
草庐亦三顾,然后起南阳。
万牛挽不至,粒饵岂足尝。
贾生一召至,未期在帝旁。
不知怒绛灌,一落千丈强。
《冬华一夜霜》
【注释】:
- 冬华:冬季的花朵。
- 节度:节气,季节。
- 毫发:极其细微的事物。
- 奉时以行藏:根据时节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
- 寡悔吝:极少的悔恨与自责。
- 尤可免折伤:尤其能避免遭受挫折和损害。
- 倘不如所受:如若不如所受的命运安排。
- 一一皆自戕:每一种情况都会导致自我毁灭。
- 今年初冬月:今年的初冬时节。
- 造物:自然的生成或造化。
- 阴阳:天地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力量。
- 忽倒植:突然颠倒生长方向。
- 连朝状春光:整个早晨都像是春天的阳光。
- 桃李辈:比喻美好的事物。
- 老枝上:在枯枝上。
- 一桂为倡首:桂花是引领者。
- 弹冠起群芳:形容桂花的香气足以带动其他花卉开放。
- 西蜀:指四川地区。
- 近咫尺:离得很近。
- 冻蜂与寒蝶:被冷气的冻僵了的蜜蜂和蝴蝶。
- 当此日:在这一天。
- 鼓舞又一场:再次迎来生机勃发的景象。
- 理自在:道理自然存在。
- 此夜正:这个夜晚。
- 严风动昏黄:寒风吹动,使昏暗的天空变得明亮。
- 四泽水:四处的水泽。
- 万瓦霜:无数的屋顶上都覆盖着霜。
- 凌晨为著目:清晨的时候,让人注意这些景象。
- 憔悴不可当:令人感到极度疲惫、憔悴到无法承受。
- 萎形与死状:枯萎的形态和死亡的状态。
- 贻笑于大方:让那些有见识的人感到可笑。
- 青史长相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流传。
- 惟有知道者:只有那些了解其中道理的人。
- 进退不狂扬: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不会过于张扬。
- 古来此事多:自古以来这类事情非常多。
- 青史长相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 惟有知道者:只有那些理解其中深意的人。
- 进退不狂扬:无论是进退,都不会过于张扬。
- 有莘必三聘:有莘氏一定经历了三次的聘请(即多次考验)。
- 幡然始就汤:最终能够顺利通过考验。
- 草庐亦三顾:诸葛亮曾经三次出山帮助刘备(躬耕陇亩,隐居隆中)。
- 万牛挽不至:即使是千牛之力也无法将其拉走(喻指难以驾驭,或难以成功)。
- 粒饵岂足尝:一粒米也不值得品尝。
- 贾生一召至:汉代贾谊被皇帝征召进京后。
- 未期在帝旁:没有预计自己能够在皇帝身旁(即不被重用)。
- 不知怒绛灌:不知道会因为愤怒而导致跌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通过对冬天的自然现象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得失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