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严驾渡长河,师不留行谁敢何!
千里旌旗翻锦浪,一声金鼓振寒波。
殷亡谁道三仁在,康灭空传五子歌。
唾手要荒归一统,汉唐鸿业未能过。
过天德和王辅之四首其二《过天德和王辅之》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德军任节度使期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战局的忧虑和对自己责任的认识。
译文:
六师严驾渡过长河,大军不留行谁人敢阻拦!
千里旌旗翻卷锦浪,一声金鼓声波激荡寒潮。
殷商灭亡谁说有三位仁人?周朝灭商空传五子之歌。
唾手可得的要荒归一统,汉唐大业岂能超越?
注释:
- 六师:指天子的军队。
- 严驾:指军队整齐地排列着,准备出发。
- 渡长河:渡过长河,指出征。
- 师不留行:军队不留行,即军队出征。
- 三仁:指春秋时齐哀公的三个儿子鲍子、高子、国子,因忠于君而著称。
- 周朝灭商:周武王灭商。
- 五子之歌:相传商朝末年,箕子、比干、商容、微子、宋公等五人相继进谏纣王,纣王不听,最后被纣王所害。后人以“五子之歌”比喻忠臣为劝谏而遭害之事。
- 要荒:指北方边境之地。
- 一统:统一天下。
- 汉唐:指汉朝和唐朝,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强盛时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争场面,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无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和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中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