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万里度西陲,壮岁星星两鬓丝。
白雁来时思北阙,黄花开日忆东篱。
可怜游子投营晚,正是孀亲倚户时。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消魂处一篇诗。
【注释】
伶仃:孤独。度:经过,越过。西陲:指西域或西部边境地区。壮岁:壮年时期,年轻时。星星:形容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白雁:即秋鸿。来时:飞临时。思北阙:思念故乡的朝廷官署。黄花:菊花。开日:开花的时候。忆东篱:想起东边的篱笆。游子:离家远行的人。投营:投军从军。晚:迟。孀亲:寡妇或孤老。倚户:依门而立。异域(yuè):外地,他乡。风光:风景、景物。恰如:就像、如同。一消魂处一篇诗:在这里,“一篇”是指一首古诗。
【译文】
孤独地渡过万里边陲,青春年少头发花白稀疏。
秋雁南飞之时思念北方朝廷,菊花盛开之日怀念家乡篱笆。
可怜离家在外的人投军从军,正值孤寡老人依靠门户之时。
异地的风光和故乡一样美丽,一首古诗就能让人销魂。
【赏析】
《思亲有感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思亲”为题,表达了作者在边塞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
首句“伶仃万里度西陲”,描绘了作者孤独地度过万里边陲的情景,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寂寞。“伶仃”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孤独无依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二句“壮岁星星两鬓丝”,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外貌特征,表达了他的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星星”一词,既形容了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疲惫与无奈,表达了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的惋惜之情。
接着两句“白雁来时思北阙,黄花开日忆东篱”,通过描绘白雁飞临和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白雁代表着北方,象征着故乡;菊花则是秋天的象征,代表着丰收和美好。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作者的内心情感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可怜游子投营晚,正是孀亲倚户时”,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牵挂之情。游子指的是离家远行的年轻人,孀亲则是指寡妇或孤老。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一个是游子投营从军的夜晚,另一个是寡妇倚门而立的时刻。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背景,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不同关注和照顾。
最后两句“异域风光恰如故,一消魂处一篇诗”,则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边塞风光的独特之处。异域风光虽然与故乡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魅力。这两句诗强调了边塞风光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其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唐代边塞诗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王维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