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大士足威神,莲智兴悲讵可陈。
金色界中垂万臂,碧莲花上露全身。
镇州铸就金难似,天竺镌来玉未真。
不识观音真面目,莺吟燕语过残春。
注释:
白衣大士足威神,莲智兴悲讵可陈。 白衣大士(观音菩萨)的足部充满威势和神力,她的慈悲智慧足以拯救世间一切苦难,但这一切却无法被言语表达清楚。
金色界中垂万臂,碧莲花上露全身。 在金色的世界中(即佛界),她有无数条手臂(象征佛法无边),在碧绿的莲花上(代表清净无染),她全身都沐浴在光芒之中。
镇州铸就金难似,天竺镌来玉未真。 镇州的黄金难以比肩她的法力,而天竺的玉石也无法完全表达她的真实面貌。
不识观音真面目,莺吟燕语过残春。 我们无法真正认识观音菩萨的真面目,就如同春天里的莺鸟和燕子,它们的鸣叫声中也透露出一种美好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观音菩萨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观音菩萨的形象和神通,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情。
首句“白衣大士足威神,莲智兴悲讵可陈。”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庄严形象和她的智慧与慈悲。白衣象征着纯净和圣洁,大士则强调了她的崇高地位。她的足部充满威势和神力,足见其威力之大。莲智兴悲则是说她的慈悲智慧足以拯救世间一切苦难,但这一切却无法被言语表达清楚,体现了观音菩萨的伟大与神秘。
次句“金色界中垂万臂,碧莲花上露全身。”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形象。她在金色的世界中(即佛界),有无数条手臂(象征佛法无边),在碧绿的莲花上(代表清净无染),她全身都沐浴在光芒之中。这里,诗人以金色和碧绿为色,分别代表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和清净无暇。
第三句“镇州铸就金难似,天竺镌来玉未真。”这句诗中的“镇州”和“天竺”是两个地名,分别指的是中国的镇州和印度的天竺。诗人用这两个地方来象征观音菩萨的力量和品质。镇州铸造的黄金难以比拟她的法力,而天竺雕刻的玉石也无法完全表达她的真实面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观音菩萨力量的强大和品质的崇高的赞美。
最后一句“不识观音真面目,莺吟燕语过残春。”诗人以莺吟燕语作为结尾,这是对春天的美好象征。莺鸟和燕子在春天里自由地飞翔和歌唱,它们的鸣叫中透露出一种美好与和谐的气息。诗人用莺吟燕语来形容观音菩萨的真容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因为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如同春天里的莺鸟和燕子,带给人们无尽的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