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禾黍方离离,须信君子能自卑。
予知先生之独悲,深忧海内生民疲。
生民扰攘如棼丝,笑予素餐徒位尸。
先生识鉴如元龟,旁通发而为声诗。
照我穹庐生光辉,穷通进退元有时。
至人终不贪危机,他时天子求埙篪。
欲行周礼修周基,先生好应千年期。
沙堤行人羡轻肥,凤凰到底凤池栖。
太平钧石须君持,苍生未济无言归。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躬耕禾黍方离离,须信君子能自卑。 - “躬耕”意指亲自耕作,“禾黍”是古代对粮食的比喻,这里指农作物。“离离”形容谷物成熟时的样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亲身耕作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2. 予知先生之独悲,深忧海内生民疲。 - “予知”表示作者深知,“独悲”指独自悲伤。这两句表达了对张敏之先生孤独且充满忧愁生活状态的理解。

  3. 生民扰攘如棼丝,笑予素餐徒位尸。 - “生民”指普通百姓,“扰攘”意为混乱不安。“棼丝”比喻纷乱无章的局面。“笑予素餐徒位尸”意味着讽刺自己空有名份,却无实际贡献。

  4. 先生识鉴如元龟,旁通发而为声诗。 - “识鉴”指识别和鉴别,“元龟”比喻具有高超能力的老者。这两句表达了对于张敏之先生智慧和洞察力的赞赏。

  5. 照我穹庐生光辉,穷通进退元有时。 - “穹庐”在此处指的是宽广的天空或比喻性的居所。“生光辉”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张敏之先生能够带来希望和指引的认识。

  6. 至人终不贪危机,他时天子求埙篪。 - “至人”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埙篪”是古代两种乐器,这里借指贤才。“求埙篪”意味着寻找能够辅助帝王的贤才。

  7. 欲行周礼修周基,先生好应千年期。 - “周礼”指的是周代的礼仪制度,“修周基”意指复兴周朝的基业。这表达了对张敏之先生有志于恢复古道的期望。

  8. 沙堤行人羡轻肥,凤凰到底凤池栖。 - “沙堤”可能是指沙地上的道路,“轻肥”指地位高而物质享受丰富。“凤池”是古代皇家园林的名字,常用以比喻高位。这几句通过对比表达了羡慕之情和对张敏之先生高尚人格的赞扬。

  9. 太平钧石须君持,苍生未济无言归。 - “太平钧石”意指治理国家如同持有平和如玉的钧石一样重要。“苍生未济”意味着百姓尚未得到安定的生活。“无言归”表达了对于张敏之先生能够引领天下太平,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张敏之的赞美,展现了一种理想的政治抱负。诗中多次提及“先生”,可能是作者自喻或是对张敏之的一种尊称。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品德的高度期望,以及对贤能人士的渴望和尊敬。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