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城楼暮角声,飞空片月快新晴。
云烟敛迹无纤滓,星斗收光不敢明。
千里共看人已老,一枝难稳鹊频惊。
醉吟坐到三更尽,病骨不禁秋气清。

【注释】

翌日二子:次日,指作者的两兄弟。和复韵以答:和诗来回答作者。

忽听:忽然听到。城楼暮角声:城楼上黄昏时吹响的号角声。

飞空片月快新晴:天空中飘荡着一片新晴后的月光,像飞过的月亮一样轻快。

敛迹无纤滓:收敛踪迹,没有一点儿痕迹。

星斗收光不敢明:星星、北斗七星的光芒也收敛了,不敢再发亮。

千里共看人已老:千里之外的人都在看着你,你的头发已经花白。

一枝难稳鹊频惊:鹊巢里,一只喜鹊因为害怕寒冷而频频地叫唤。

醉吟坐到三更尽:我喝醉了,一直到三更天都还没有睡着。三更天是夜深的时候,通常人们在这个时候睡觉。

病骨不禁秋气清:我的身体骨头已经变得很瘦弱,受不了秋天清凉的天气。

【赏析】

这首诗首尾呼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最后归结到“病骨”二字,表现诗人年高体衰之苦。

首联两句描写傍晚时分城楼传来的号角声,把读者带到了那个充满悲凉气息的傍晚。

颔联两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天空中飘荡着一片新晴后的月光,像飞过的月亮一样轻快;星星、北斗七星的光芒也收敛了,不敢再发亮。

颈联两句写诗人对亲人的牵挂之情。他看到亲人都已年老,担心他们在外面受寒,所以写下了这首寄情于景的诗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感情深厚,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他们免受寒冷的侵袭。

尾联两句写诗人因思念而感到痛苦。他因为无法陪伴在亲人身边而感到痛苦,同时也因为他自己年纪大了而感到身体虚弱,无法承受秋天的寒冷。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亲人之间的情感,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