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牧羊处,白石及秋登。
挂锡月中到,禅房云上曾。
使君持玉节,老客望金陵。
想见双溪水,先霜早已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诗名《兰堂上人之金陵因寄宪府张使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初平牧羊处,白石及秋登。
注释:这里用“初平”指代张骞,他在汉朝时曾出使西域,后来成为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诗中的“白石”可能指的是张骞曾经出使过的某个地方,而“秋登”则暗示着秋天的景色。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站在这个曾经有张骞出使的地方,望着那片秋天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感慨。挂锡月中到,禅房云上曾。
注释:这里的“挂锡”是指僧人挂锡杖,表示出家修行;“月中”则是指月亮高悬在天空中,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禅房云上曾”可能是指和尚居住的禅房位于云霄之上,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如同出家人一样,在月光下修行,住在云霄之上的禅房里。使君持玉节,老客望金陵。
注释:“使君”是对官员的一种尊称,这里指宪府张使君;“玉节”通常指朝廷颁发的符节,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老客”则是指年纪较大的客人,这里特指自己。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张使君手持玉节,而我这位年迈的客人却只能眺望着金陵这座繁华的城市。想见双溪水,先霜早已冰。
注释:这里的“双溪水”可能是指金陵附近的两条小河;“霜早已冰”则是指在寒冷的冬天里,这些河流已经结了冰。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想象着这两条河流上的水已经被冻成了冰,而那些还未被冰冻的河流依然流淌着清澈的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出家修行的场景、明月下的禅房、出使归来的使者以及远方的金陵城,展现了一幅充满历史韵味和哲理思考的画面。诗人以出家修行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时光流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