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红树秋山下。一片江南画。
门前流水带晴沙。更是绕篱寒菊、正开花。
如何眼厎逢佳处。偏许幽人住。
也须来此置茅茨。莫待有人相寄、草堂资。
【注释】:
- 一江春水:泛指长江。
- 邹氏隐居:诗人自称。
- 白云红树秋山下:秋天的山脚下。
- 一片江南画:形容景色美丽如画。
- 门前流水带晴沙:门前有小河,河水带着阳光照耀下的沙滩。
- 绕篱寒菊、正开花:篱笆边开着寒冷的菊花。
- 如何眼厎逢佳处:如何能够找到这样好的地方。底,同“低”;佳处,好的所在。
- 偏许幽人住:偏偏让幽人居住。
- 也须来此置茅茨:也该在这里盖茅屋。
- 莫待有人相寄、草堂资:不要等到别人送来草屋的材料。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谦之辞。前两句写自己的隐居之所,第三句写自己的隐居之地,第四句写隐居地的景色,第五句写在隐居地看到的景象,第六句写自己的心情,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应当建茅屋。
首二句写自己隐居的地方。一“春”字,点明时间,写出了环境的美好;一个“江”字,表明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白云”、“红树”都是诗人的想象,用词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句中的“秋山”二字,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感觉,与前面的“白云”、“红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接着写自己的隐居地。“一片江南画”,用画笔描绘了自己隐居地的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乡之中,充满了诗意。“门前流水带晴沙”,写出了隐居地的美丽景色,使人感到宁静而又祥和。
再写在隐居地看到的景象。“更是绕篱寒菊,正开花。”这里的“寒菊”是诗人眼中的“佳处”,也是他心中的“佳处”。诗人在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时,心情愉悦,仿佛已经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是隐士,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
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何眼厎逢佳处,偏许幽人住。”诗人感叹自己为何能够遇到这么好的隐居地?这不仅仅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思考。“也须来此置茅茨,莫待有人相寄、草堂资。”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家园,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等待别人的帮助。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传达了一种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