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腊随宵尽,新阳向曙来。
晴光浮竹叶,春色满椒杯。
稚绿妆梅萼,娇红透杏腮。
雪消江岸柳,便学舞章台。

诗句释义

旧腊随宵尽,新阳向曙来。

  • 旧腊:指的是旧年的腊月或农历的腊月,即一年的最后一个月。
  • 宵尽:夜晚结束,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
  • 新阳:指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曙来:早晨到来,暗示新的一天的开始。

晴光浮竹叶,春色满椒杯。

  • 晴光:晴朗的阳光,通常指春天温暖而明亮的阳光。
  • 浮竹叶:形容阳光照耀下,竹叶显得格外生动、轻盈。
  • 春色满椒杯:春天的色彩充满在酒杯里,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这里的“椒”可能指的是一种红色的水果,如草莓或者樱桃等,常用来形容春天的鲜艳色彩。

稚绿妆梅萼,娇红透杏腮。

  • 稚绿:年轻的绿色,这里用来形容梅花初开时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梅萼:梅花的花苞部分,也称为花蒂,是梅花的嫩芽部分。
  • 娇红透杏腮:形容花朵娇艳欲滴,色泽鲜艳,如同女子的脸庞一样美丽动人。

雪消江岸柳,便学舞章台。

  • 雪消:冰雪融化,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
  • 江岸柳:指江边的柳树,春天来临,柳树枝条柔软细长,随风轻摆。
  • 便学舞章台:比喻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好似在模仿古代舞蹈中的起舞动作。这里的“章台”可能指的是汉代的宫廷建筑遗址,或者是某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用来比喻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译文

随着旧年之夜的结束,新的一年的朝阳已经升起。晴朗的阳光照耀着竹叶,春天的色彩充满了酒杯。年轻的绿色装饰着梅花,娇艳的红色透出杏花的脸腮。冰雪融化了江岸的柳树,它仿佛在学习起舞的章台。

赏析

《癸丑新正试笔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季节变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李商隐擅长运用典故,将自然景物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他还善于捕捉细微之处,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生动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