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真仙观欲凌虚,牝谷先生昼隐居。
玄鹤不归华表柱,白云长护紫泥书。
桐棺已化人徒仰,铁锁高悬孰可舒。
便欲束书阳羡路,青牛春晚又回车。
【注释】
通真仙观:位于宜兴市,为道教宫观之一。
牝谷先生:指张志和,字玄真,号碧岩山人。
玄鹤:《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紫泥书:古代帝王用紫色泥封缄诏书,故称诏书。
桐棺:以桐木制成的棺材。
铁锁:用铁打制的锁。
阳羡路:宜兴的古名。
青牛:《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神龟流出上丹井中,化为龙,藏于去郭二十五里中的湖山石穴中,使吴使者求之,于是遣子婴入见。神龟从江中出,遂与使者去。”后即以“青牛”喻隐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刘德璋归乡时作的诗。全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归乡后的美好祝愿。
首联“通真仙观欲凌虚,牝谷先生昼隐居”,写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开的感慨。通真仙观是宜兴的一个道教宫观,而诗人却要送他离去,这本身就让人感到意外。同时,“牝谷先生”这个称呼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特殊关系。诗人希望友人在仙道上有所成就,同时也希望他在人间能过上宁静的生活。
颔联“玄鹤不归华表柱,白云长护紫泥书”,则是进一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这里的“玄鹤”和“紫泥书”都是象征性很强的意象。玄鹤是道家所崇尚的一种仙鸟,代表着高洁的品质;紫泥书则代表了皇命或圣旨。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玄鹤一样高洁,像紫泥书一样受到尊重。
颈联“桐棺已化人徒仰,铁锁高悬孰可舒”,则是写诗人对友人的离愁别绪。这里用到了两个典故。一是“桐棺已化人徒仰”,指的是张志和在归隐之前,曾有人请他出仕,但他坚决拒绝了,最后只能选择坐化(即成仙)。二是“铁锁高悬孰可舒”,指的是张志和曾用铁锁锁住自己的住所,表示他不想被尘世束缚。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尾联“便欲束书阳羡路,青牛春晚又回车”,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束书”可以理解为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而“青牛”则是传说中的仙人坐骑,寓意着吉祥如意。整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希望友人在离开前能够整理好行装,一路顺利;同时,也希望友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再次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