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前节候早,秋半毳衣出。
牛羊散原隰,渐告农务毕。
山空众木下,栖鸟已喧唧。
日昏在牵牛,魄月如昼白。
茫茫觇六合,况敢事一室。
仰观浮云变,清晖易升没。
注释:
关前节候早,秋半毳衣出。
牛羊散原隰,渐告农务毕。
山空众木下,栖鸟已喧唧。
日昏在牵牛,魄月如昼白。
茫茫觇六合,况敢事一室。
仰观浮云变,清晖易升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和虞先生在榆林中秋对月时所作,表达了作者深深的乡愁和无奈的情绪。
“关前节候早,秋半毳衣出。” 描述了关前的节气已经来临,秋天的时节也已经过去一半,这时人们开始穿上保暖的羊毛衣物。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牛羊散原隰,渐告农务毕。” 描绘了牛羊分散在田野上,农民们也开始结束农活回家。这两句诗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山空众木下,栖鸟已喧唧。” 描绘了山顶空旷的地方,鸟儿已经开始喧闹起来。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日昏在牵牛,魄月如昼白。” 描绘了太阳已经消失在地平线以下,月亮明亮如白色。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夜晚的期待。
“茫茫觇六合,况敢事一室。” 描绘了眺望远方的天地间,更不敢在自己的小空间内有所作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
“仰观浮云变,清晖易升没。” 描绘了仰望天空中的浮云,它们的变化无常,就像阳光一样容易消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