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赋意入经营,今日奇逢有此行。
弟子弦歌临壁水,诸公篇翰出承明。
眼中高阙祥云色,梦里空斋旧雨声。
千里相望劳问讯,追扳无路若为情。
【注释】:
危太朴(725–806),唐代诗人,字景云,华州华阴人。唐玄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后因事被贬为道州刺史。王叔善(?-约820),唐代诗人,字子安,洛阳人。初以门荫入仕,官至左拾遗、翰林学士等职。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首联说,我来到长安,是因为我听到了危太朴的“两都赋”和王叔善的《宣文阁诗》这两篇作品而作此诗的。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两点来展开的。颔联承上句之意,进一步描写自己到长安后的情况。“弟子弦歌临壁水”,意思是说我在这里做官,每天与弟子们一起唱歌弹琴,面对着墙壁,看着流水潺潺;“诸公篇翰出承明”,意思是说这里有许多高官显贵,他们的诗文作品源源不断地从承明殿流出。颈联写自己的感想:眼前看到高高的宫阙上,祥云缭绕;在梦中又回到了过去的空斋,听到雨声淅沥。这两句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作者感情最丰富的部分。尾联说,你虽然千里迢迢来看望我,但我只能远远地给你寄去问候。最后四句是全诗的重点。“眼中高阙”指代的是朝廷,而“梦里空斋”则是说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很卑微。“万里相望”是指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而“劳问讯”则是说朋友对自己的关切之情。“无路若为情”的意思是说没有路可走,我该如何是好呢?
本诗的构思巧妙。诗人通过自己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闻危太朴王叔善除宣文阁检讨三首 其一
两都赋意入经营,今日奇逢有此行。
弟子弦歌临壁水,诸公篇翰出承明。
眼中高阙祥云色,梦里空斋旧雨声。
千里相望劳问讯,追攀无路若为情。
【注解】:
闻危太朴王叔善除宣文阁检讨三首其一:这是第一首诗。宣文阁在长安城西,是藏书之地,所以称为“宣文阁”;“检讨”是皇帝选任官员的考试官,王叔善被任命为此职,所以称之为“检讨”。
【赏析】:
这首《闻危太朴王叔善除宣文阁检讨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之一,其内容大意如下:我听说危太朴和王叔善两人被任命为宣文阁的检讨官,这真是一件令人感到惊奇的事情。我在京城长安,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在那里忙碌着,他们的文章和诗歌都在承明殿里流传开去。我看着窗外的景色,想起了以前在洛阳时的情景。那时,我和我的弟子们在壁上唱歌,王叔善也常常在那里给我写信问候。现在,我们虽然相隔千里,但是心却紧紧相连。我多么希望能有机会和你相见啊!但是想到我们现在的处境,我又感到十分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