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注释】
凌歊台:南朝宋武帝刘裕为纪念其祖父刘裕的功绩而修建。
大明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
“大明天子”指宋武帝刘义隆,他南巡时曾登临凌歊台。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歌声与钟声在长江中激荡回响,使江水波涛汹涌;高高的楼阁被云雾环绕,如画一般美丽。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宋武帝登上凌歊台,举行盛大宴会。大臣们欢声笑语,心情愉快。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宫门紧闭,花木凋零,一片荒凉景象。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诗人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中,仿佛陶醉于梦中。但他并未注意到江南的江山已逐渐衰落。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宴会结束后,宋武帝的基业也宣告终结。但青山依然映入江水,象征着永恒。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凌歊台》,是作者在游览南京时的感怀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明君、美女、壮士、江山等多种意象,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图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大明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以明君刘义隆为背景,描绘了他在南游期间的盛况。这里“红粉”一词既指宫女,也暗示了繁华盛世。“台百尺”则形象地描述了凌歊台的高峻。
颔联“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进一步描绘了凌歊台上的美景。歌声与钟声在长江中激荡回响,使得江水波涛汹涌;高高的楼阁被云雾环绕,如画一般美丽。
颈联“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则转入宴会场景。宋武帝登上凌歊台,举行盛大宴会。大臣们欢声笑语,心情愉快。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欢乐。
尾联“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则转入对历史的思考。宫门紧闭,花木凋零,一片荒凉景象。这象征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最后两句“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尽管身处美丽的风景中,但作者并未注意到江南的山水已逐渐衰落。这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明君、美女、壮士、江山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