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柴桑里,当年处士家。
五株门外柳,九日径边花。
己草归田赋,难乘下泽车。
故山尘漠漠,极目送昏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望柴桑”是《归田园居·其一》,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分析诗句的意思、关键词的意境、情感等,同时要注意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知识来理解诗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细致地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与诗人的情感。
“何处柴桑里,当年处士家”,柴桑:指陶渊明的家乡,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郊东林寺附近。这里用一个疑问句开头,表达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当年处士家”说明自己曾做过这样的隐士生活。“五株”“九日”是说家门前的柳树有五株,门前的菊花盛开了九个秋。“己草归田赋”,表明自己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生活,决心回到农村去过隐居生活。“难乘下泽车”,意思是很难再骑上那辆简陋的车。下泽车是古代一种简陋的交通工具,用来载运货物,也可以用来代步。“故山尘漠漠,极目送昏鸦”。故山即故乡山,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山。诗人遥想故乡山上已是尘土飞扬,眼前只有一群乌鸦在盘旋飞翔。这两句写出诗人的思归之情。
【答案】
①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作。
②“何处柴桑里,当年处士家”: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五株”“九日”是说家门前的柳树有五株,门前的菊花盛开了九个秋。“己草归田赋”,表明自己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生活,决心回到农村去过隐居生活。“难乘下泽车”,意思是很难再骑上那辆简陋的车。下泽车是古代一种简陋的交通工具,用来载运货物,也可以用来代步。“故山尘漠漠,极目送昏鸦”:写出了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③“望柴桑”:诗人眺望故乡的景象。
④译文:我不知身在何处的柴桑啊!我当年曾经是那里一位隐居不仕的处士家。
⑤我家门前有五棵杨柳,菊花开得正灿烂。我已把官场当作自己的草堂,如今又难以再次骑上那辆简陋的车。故乡山上已经是尘埃漫天,我在极目远眺中看着一群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