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千头橘,成都八百桑。
每思亲棣萼,不为问山庄。
太史瞻凫影,家人识雁行。
茅茨容易葺,春水棹相将。

注释:

白社千头橘,成都八百桑。

每思亲棣萼,不为问山庄。

太史瞻凫影,家人识雁行。

茅茨容易葺,春水棹相将。

译文:

白社的上千棵橘子树,成都的八百棵桑树。

常常思念亲人像梧桐、橡斗那样亲密无间,不是为了去询问隐居山庄的事。

太史看到大雁飞翔的影,家人能认出大雁飞行的行列。

茅屋容易修缮,春天的江水会载着船桨相随而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怀念故乡时写下的,通过描述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白社千头橘,成都八百桑”描绘了故乡的美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故乡的橘子树和桑树的数量之多,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展现了故乡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

“每思亲棣萼,不为问山庄”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棣萼”来形容亲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不为问山庄”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庄生活的喜爱,以及他不愿远离家乡的情感。

第三句“太史瞻凫影,家人识雁行”则描绘了故乡的生活场景。诗人用“太史瞻凫影”来比喻自己对故乡的观察和思考,而“家人识雁行”则表达了家人对自己生活的关心和理解。

最后一句“茅茨容易葺,春水棹相将”则描绘了故乡的生活环境。诗人用“茅茨容易葺”来形容家乡的环境简朴但易于打理,而“春水棹相将”则表达了家乡的江水潺潺,与诗人相伴的惬意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景物、人情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即人生短暂,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