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南阊阖开,姑苏台北鸿雁来。
春花秋月几时好,步屧寻香去如扫。
冤胥愤血空海潮,老濞妖妆又烟草。
少年为客谁我令,千里汝犹谈一经。
黄龙挟舟夜有雨,白虎司剑天无星。
山中昌蒲十二节,未肯落尽青头发。
姑苏台上愁杀人,身在句吴望句越。

【注释】姑苏台:在苏州,是吴王阖闾所建。方养心:人名,这里泛指游子。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借指姑苏山。冤胥:冤狱的官吏。老濞:西汉吴王刘濞(公元前154—前113年)。妖妆:妖艳的装束。黄龙:古代传说中黄河里的黄色小龙,这里比喻战马。白虎:古时候传说中西方白虎星宿的主将,这里借指战将。昌蒲:即“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古人认为可以避邪。十二节:十二生肖。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送方干赴广陵府》的第二首。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之情。诗中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无限思念之情。

首句写姑苏台之景。姑苏台是苏州的象征之一,也是吴王阖闾的行宫,诗人用“开”字来形容其宏伟壮观,同时也寄寓着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祝福和期望。

次句写姑苏台北的鸿雁南飞。诗人通过对鸿雁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心和不舍之情,也寓意着朋友离别后可能面临的孤独和思念。

第三四句写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而友情却可以长久。诗人用“步屧寻香去如扫”来表达自己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写对友人的担忧。诗人用“冤胥愤血空海潮”来比喻友人可能会遭遇的困境或不幸,用“老濞妖妆又烟草”来表达自己对友人可能遭遇的险阻的担忧。诗人还用“少年为客谁我令”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希望他能够顺利度过这段时期。

最后两句写远方的朋友仍记得自己曾经谈论过的经典著作。诗人用“汝犹谈一经”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无限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感悟,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