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有佳人,蛾眉艳清秋。
芙蓉含玉露,不足比娇羞。
明月照裳衣,清霜肃衾裯。
因此贞洁性,宜为君子逑。
置之昭阳殿,飞燕焉足侔。
《拟古十首·其三》是元代诗人周砥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南国有佳人:诗的开头“南国有佳人”设定了一种理想化的地域背景,让人联想到一个遥远的国度,那里生长着绝世美人。这种设定为下文铺垫了一个美好的意象,也为接下来的描述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
蛾眉艳清秋:接下来的“蛾眉艳清秋”,用“娥眉”(女子修长的眉毛)来形容佳人的眉毛,而“艳清秋”则形容她的容貌之美如同秋天的景色一样清新脱俗。这里的“艳”字,不仅描述了佳人的美貌,也暗示了她的美丽非凡。
芙蓉含玉露:接着,“芙蓉含玉露”运用了荷花的形象来比喻佳人的娇美,同时“玉露”暗指佳人的肌肤细腻如玉露滋润,这样的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佳人的美丽。
不足比娇羞:最后,“明月照裳衣,清霜肃衾裯”两句进一步丰富了佳人的美,她的美丽不仅在于外在的容颜,还体现在她那含蓄的娇羞之中。这里的“比娇羞”不仅是比较,更是一种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佳人内心世界的向往和尊敬。
贞洁性宜君子逑:在诗句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此贞洁性,宜为君子逑”。这里,诗人将佳人的品质与君子的标准相对比,认为佳人的贞洁美德是君子所应追求的,这不仅是对佳人的一种赞美,也是对理想伴侣的一种期待和憧憬。
置之昭阳殿:在诗的尾声,诗人使用了“置之昭阳殿”这一典故,昭阳殿原为秦始皇宫殿之一,后来成为美女的居所。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于佳人地位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于佳人不应被轻视或忽视的寓意。
飞燕焉足侔:最后一句“飞燕焉足侔”中,诗人通过对比“飞燕”这一历史人物,强调了佳人的独特性和不可比拟的美。飞燕虽然美丽,但在这里却被用来作比较,说明佳人的美丽已经超越了任何历史形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拟古十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佳人美貌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佳人的赞美和对君子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崇尚。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