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能几时,秋叶忽辞柯。
蟏蛸已在户,流萤亦渡河。
感物抱悁结,容华恐蹉跎。
黄鹄飞青云,游鱼潜绿波。
岂不怀契阔,慰此离恨多。
明月照机杼,不织鸳鸯罗。
注释:
1 “别君能几时”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询问与朋友分离能持续多久。
- “秋叶忽辞柯” - 秋天的树叶突然从树枝上落下,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 “蟏蛸已在户” - “蟏蛸”是一种小虫,已经在家中安家落户,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生活的变迁。
- “流萤亦渡河” - 流萤即飞蛾,它们也跨越河流,这可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感物抱悁结” - 诗人因外界的变化而感到忧伤和不安,情绪难以平复。
- “容华恐蹉跎” - 容颜和才华可能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表达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 “黄鹄飞青云,游鱼潜绿波” - 这是用黄鹄(一种鸟)和游鱼来比喻人的抱负和自由,表达了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
- “岂不怀契阔,慰此离恨多” - 难道我们不想念彼此分隔的日子吗?这种思念是痛苦的,但也是理解对方的一种方式。
- “明月照机杼” - 月亮照亮了机杼的工作,暗示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人在努力工作,保持着生活的希望。
- “不织鸳鸯罗” - 即使没有织造鸳鸯(象征爱情和婚姻)的愿望,也意味着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追求和梦想。
赏析:
这首诗以“别君能几时”作为开篇,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友人分别的深深忧虑和不舍。紧接着,通过“秋叶忽辞柯”描绘出时间如同落叶般悄然离去的景象,增添了几分哀愁的氛围。接着,“蟏蛸已在户”和“流萤亦渡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寂寞和无常的感觉。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开始抒发内心的感慨:“感物抱悁结”,表达了因为外物的变化而产生的忧愁和不安。然后,“容华恐蹉跎”则反映了对未来岁月流逝、青春易逝的担忧。
接下来的“黄鹄飞青云,游鱼潜绿波”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远大志向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渴望像黄鹄那样飞往更高更远的天空,像游鱼一样在绿色的波浪中遨游。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更为现实的层面:“岂不怀契阔,慰此离恨多”,表达了对分离之苦的理解与共鸣。最后,“明月照机杼”和“不织鸳鸯罗”两句,虽然表面上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实际上却深化了整首诗的意境。明月象征着永恒,即使在忙碌的织布机旁也有宁静和希望的存在,而“不织鸳鸯罗”则强调了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爱情和婚姻,还有更多的追求和梦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爱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