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秋正中,既望月当蚀。
公庭修救事,摐金控鸣镝。
喧挐走儿稚,发召遍巫觋。
我时适未寝,披衣步檐隙。
飞雨洒面来,空云稍如幂。
天应爱厥妃,恐惧遭掩抑。
仗此丰隆威,角彼妖蟆力。
譬诸薮藏疾,含秽惟汝德。
两曜驾两轮,安行各适职。
奈何啖食凶,须臾成毁璧。
见过虽有惩,匿瑕乃无迹。
雨非党蟆者,为天护精魄。
常情惜良夜,良夜安足惜。
德刑与阴阳,配对初不逆。
星辰系天步,磨蚁沿历历。
圆颢示无为,苍苍垂正色。
稽首父母光,千人万人觌。
【注释】
三五:古人指月亮。秋正中,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故言“三五”。既望:既过十五日,月将亏。修救事:修补、修理。摐金:用金属打击发出的声音。控鸣镝:用兵器发声。喧挐走儿稚:喧闹着跑出孩子们。发召:召集。遍巫觋:请女巫来祈祷。披衣步檐隙:披散头发,在雨中行走。檐角的间隙。飞雨洒面来,空云稍如幂:飞花似雨纷纷落下,天空也似乎被遮蔽了一层薄纱。天应爱厥妃,恐惧遭掩抑:天应该怜悯他的妃子,恐怕他因此受压抑。爱:怜惜,爱护。厥:她的,指他的妃子。恐惧:忧虑,担心。遭掩抑:遭受压抑。仗此丰隆威,角彼妖蟆力:凭借这强大的雷电之势,与那些恶势力相抗衡。丰隆:雷公名。妖蟆: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喻诸薮藏疾,含秽惟汝德:比喻说这些山洼里的疾病,都是由于你身上的污点所致。喻诸薮:指深山幽谷。匿瑕:隐瞒缺点。无迹:没有痕迹。党蟆者:指那些邪恶的人。啖食凶:侵害或吞食坏人坏事。见:同“现”,出现。惩:惩罚。匿瑕:隐瞒缺点,不显露自己的短处。见虽有惩,匿瑕乃无迹:即使出现了过失,但也能掩盖住自己的缺点而不留下痕迹。过:过错。有:同“又”。须臾:顷刻之间。成毁璧:使玉璧破碎。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观月蚀的诗,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于月圆之夜,看到乌云遮月,雷电交加的奇景,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写下此诗寄予友人。首句写月正当中时,乌云已至。次句说当此之时,明月应当是圆月当空。三四句写诗人在庭院里处理政务,击打器具,召唤巫师,祈神驱鬼,祈求月食过后能平安无事。五六句写诗人夜不能寐,披衣出门,仰望天空。七八句写雷电轰鸣,大雨倾盆,乌云遮住了月光,诗人感到惊恐不安。九句写雷电交加,风雨大作,正是天意要爱护他的妃子。十句写雷电交加之际,正好是天帝驾着雷车和电车在天上行驶,各行其位,安然无恙。十一二句写雷电虽然凶猛,但却不能毁坏玉璧。十二三两句用典,以神话传说中的月食现象来比喻现实中的灾害。十三四句写雷电虽猛,却不能吃掉坏人坏事;一会儿就过去了,却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十五六句写月蚀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恐惧,但也是天帝保护良民的表现;常言说“良夜安足惜”,美好的夜晚值得珍惜。十七句写诗人认为品德高尚的人能够容忍邪恶,不必惧怕。十八九两句写诗人相信天帝一定会保护国家的精魂。十九句写诗人认为天帝对善恶是非的判断是正确的,不会违背自然规律。二十句写诗人认为日月星辰都服从于自然的运行,就像蚂蚁沿着道路爬行一样有规律可循。二十一二句写诗人认为太阳圆满光明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苍天是严肃庄重的;它不会因为人世间的善恶行为改变颜色。二十二三两句写诗人向父母的光辉顶礼膜拜,千千万万的人都见到了这一壮观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