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曲槛蘋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
神闲意定丰度远,玉指纤纤弹履霜。
乔林莺啭日卓午,幽涧泉鸣夜未央。
孤鸾别鹤生暗恨,毋以冰炭置我肠。
【注释】
- 疏帘:用竹、木等编成,稀疏有孔的帘子。曲槛:曲折的栏杆。蘋风凉:秋风微拂水面吹过,泛起了涟漪。
- 细腰美人:指女子体态纤细,腰肢柔美。藕丝裳:以藕丝织成的衣裳。
- 神闲意定丰度远:神态悠闲,心情宁静,气质高雅,风度翩翩。丰度:形容人的气质、仪态和风采。
- 玉指纤纤弹履霜:手指像玉一样洁白,弹奏起乐曲如同踩在霜地上。履霜:穿着冰鞋,比喻音乐优美动听。
- 乔林:高大茂密的树林。莺啭:黄莺啼鸣声。日卓午:正午时分。
- 幽涧:深邃幽静的山涧。泉鸣夜未央:深夜里泉水还在不停地流淌。
- 孤鸾别鹤生暗恨:孤独的鸾鸟(古代神话中的一夫一妻的鸟)与离别的鹤产生了深深的怨念。鸾和鹤都是吉祥的象征。
- 冰炭:比喻极其寒冷的东西,这里比喻爱情的冷暖,也比喻爱情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听琴歌》。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面,同时也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篇以“琴”为线索,通过对琴声、琴韵、琴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诗词典故和成语,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有趣。
首句“疏帘曲槛蘋风凉”,诗人以“疏帘、曲槛、蘋风凉”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雅致的园林美景。其中,“曲槛”象征着曲折而优美的栏杆,“蘋风凉”则传达出秋风吹过水面,带起层层涟漪,带来一丝清凉的感觉。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
第二句“细腰美人藕丝裳”,诗人转而描写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这里的“细腰美人”既指女子的身材纤细,又暗示着她的美丽动人。而“藕丝裳”则是用藕丝织成的衣裳,既体现了女子的高贵身份,又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这一形象的塑造不仅让读者对女子产生了美好的联想,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起来。
第三句“神闲意定丰度远”,诗人进一步赞美了女子的气度和风范。这里的“神闲意定”意味着女子心态平和,从容自信,不受外界干扰;“丰度远”则指的是女子的气质高雅、风度翩翩,给人一种深远的印象。这样的描述不仅凸显了女子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第四句“玉指纤纤弹履霜”,诗人转向描绘女子弹奏琴时的情景。这里的“玉指纤纤”形容女子的手指白皙修长,如同玉石一般温润光滑;“弹履霜”则是指琴音清脆悦耳,仿佛踏在霜上一般。这种细腻入微的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琴声的魅力,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和专注。
最后两句“乔林莺啭日卓午,幽涧泉鸣夜未央”,诗人将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象。这两句诗分别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景致:一种是阳光明媚的中午时分,鸟儿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欢快地歌唱;另一种是在月光下,潺潺的泉水声在幽深的山涧中回响。这两种景象虽然不同,但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诗人通过描绘琴声、琴韵和琴音,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诗词典故和成语,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