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玻璃浩荡浮。
桃李小岸蓼花洲。
春风秋月等闲度,雨笠烟蓑得自由。
移桂棹,下纶钩。
功名利禄不须求。
得鱼换了茅柴吃,船放长江自在流。
诗句释义:
- 万顷玻璃浩荡浮。 这句描述水面如同巨大的玻璃一般,清澈透明,广阔无垠。”万顷”指的是极大的面积,”玻璃”则形容其清澈如水。
- 桃李小岸蓼花洲。 这句话描绘了岸边桃花和李花的景致,以及洲上的蓼花,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感。”桃李”是常见的植物,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小岸”和”蓼花洲”分别指靠近岸边的小块陆地和小岛。
- 春风秋月等闲度,雨笠烟蓑得自由。 这里通过对比春天的温暖与秋天的凉爽,表达出渔父在四季中都能轻松度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等闲”在这里表示轻松自如地,”雨笠烟蓑”是一种传统的捕鱼装备,渔父用它来保护自己不受风雨影响。
- 移桂棹,下纶钩。 这两句描述了渔父正在使用他的钓竿和船桨。”移桂棹”意味着调整或移动船桨的位置,”下纶钩”则是将鱼线放入水中以等待鱼儿上钩的动作。
- 功名利禄不须求。 渔父表达了他对名利地位的追求并不执着,他更注重的是捕鱼的乐趣和生活的简单自由。
- 得鱼换了茅柴吃,船放长江自在流。 这句话反映了渔夫的日常生活和他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满足。通过捕鱼换取食物,他可以用收获的鱼换些柴火来煮食,然后他将渔船留在长江中任其随波逐流。这里的”自在流”意味着他在自然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由。
译文:
广阔的水面如巨大透明的玻璃,
岸边桃花开、李花飘香、蓼花点缀的小岛。
春风和秋月中悠然自得生活,
风雨无阻地用渔具捕鱼,追求自由的生活。
调整船桨、放下钓竿,
无需追求名誉和财富,
只需简单的生活和捕鱼乐趣。
用捕鱼换来的食物满足基本需求,
让船只在长江中随波逐流,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一位渔父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如风、月、水、鱼)来构建画面,同时也传达了渔父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种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的写作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