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探象罔,煮土识长生。
脉望仙经得,惊精玉釜烹。
士惟崇至德,道不贵虚名。
自有清明在,非求外物成。

【注释】

遗珠探象罔:指用象罔(一种古代的玉制捕鸟器)来寻找遗失的珍珠。象罔,传说中一种会飞的神兽名。煮土识长生:指通过烧土来辨别出泥土里是否有长生不死的灵芝。脉望仙经得:指通过观察脉象来预测人的生死。惊精玉釜烹:指用玉石做的釜锅来烹饪食物以保其新鲜。

士惟崇至德:只有高尚的道德才能被尊崇。道不贵虚名:真正的道不需要虚假的名声。自有清明在:自己内心是清澈的。非求外物成:不是为了外界的东西而成就自己。

【赏析】

这首《闲居》是王维晚年所作,诗中的“遗珠探象罔”和“煮土识长生”两句,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渴望像传说中的玉人一样,通过观察动物的足迹来判断珍珠的位置,通过烧土来识别灵芝的生长情况。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观察自己的脉搏,来预测自己的生命安危。这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接下来的“士惟崇至德,道不贵虚名”,表达了他对道德的重视。他认为真正的道不需要虚假的名声,只有高尚的道德才是真正的力量。这里的“至德”指的是高尚的道德,“虚名”则是指虚假的名声。王维认为只有真正追求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那些虚假的名声和表面的形式。

最后一句“自有清明在,非求外物成”,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他认为只有内心的清明才能成就自己,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外界的名利而失去自己的本真。这里的“清明”指内心清静、纯洁无杂的状态,“外物成”则是指外在的名利和物质的追求。王维强调了内心的清明和真实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那些虚假的名利和物质的追求。

这首诗表达了王维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他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道德和名利的审视和反思,展现了他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