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药宜岩窦,浇畦有桔槔。
中山移缥李,度索拟蟠桃。
春色郊原迥,朝光海岱高。
眼前今古兴,流览意滔滔。

【注释】:

种药:种植药材。岩窦:指山洞,这里泛指深山幽谷。浇畦(qí):浇水的井台。桔槔(jié gě):汲水的工具,形如桔子,用竹竿作柄。中山:指中山王刘丹。缥(piāo)李:一种果树,皮色青白,可作染料。度索:指织布所用的丝线。拟蟠桃:形容其色泽鲜艳。

【译文】:

在深山中种植药材,浇灌井台有桔槔;中山移植了缥李树,织成丝线比蟠桃红。郊原上春色远,海岱之巅朝光照。眼前古今兴亡事,流览意气如滔滔。

赏析:

《迁居杂兴 其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诗人移家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流畅,富有音乐美。

首句“种药宜岩窦”,即说种药宜于山中的洞穴,说明诗人喜爱山林,善于采集野生药物。颔、颈两句写诗人移家后的情景。“浇畦”句写诗人利用井台旁的桔槔来浇菜园里的蔬菜。“中山移缥李,度索拟蟠桃”二句写移植缥李和准备制作蟠桃酒的事。缥李即缥缈的青色的李树,是一种珍贵的果树。杜甫喜欢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他常把收集到的种子和果实分赠给亲友,或用于研究植物学等科学问题。这两句诗表明诗人移住新居后仍不忘旧居,还继续收集这些珍贵的果木。

前两句写诗人移家后的生活情趣。“中山移缥李”,写移植缥李的事。“度索拟蟠桃”,写制做蟠桃酒的事。“中山”,指中山王刘丹,当时任东平相,封东平县侯。“度索”,指用丝线编织成的绳索。“拟蟠桃”指织出像桃一样的花彩。这句的意思是说,他把从山上移植来的树栽在庭园里,并用丝绳编出像桃子那样的花纹。

第三联“春色郊原迥,朝光海岱高”,写春天郊野景色辽阔,大海之上日光灿烂。这两句写景,突出了春天的广阔和大海的壮阔,为下文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第四联“眼前今古兴,流览意滔滔”,写诗人放眼四顾,感慨万千。这两句抒发诗人的感情,由上文描写自然风光转入抒情。诗人看到眼前景物,想到历史变迁,不禁感慨万分。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移家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