炱煤饭几许,圣人乃生疑。
心信目易惑,感深陈蔡时。
二叔诬周公,后母毒伯奇。
天伦且反薄,他人安可知。
纲常苟不亏,大义均等夷。
岂无日月明,畴尽耳目私。
秉德各庄简,千钧谅自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杂诗 其十八
炱煤饭几许,圣人乃生疑。
心信目易惑,感深陈蔡时。
二叔诬周公,后母毒伯奇。
天伦且反薄,他人安可知。
纲常苟不亏,大义均等夷。
岂无日月明,畴尽耳目私。
秉德各庄简,千钧谅自持。
译文如下:
杂诗 其十八
饭桌上的饭菜有多重,圣人就会产生疑问。
心中的信念容易受到迷惑,那时陈蔡两地发生的事情令人深思。
二叔诬陷周公,后母毒害伯奇。
人伦关系已经变得冷漠,别人又怎么能了解呢?
如果伦理纲常没有亏缺,大家就应该平等对待。
难道就没有太阳月亮的光明,人们就会失去判断是非的标准吗?
如果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就能够承担起千钧重担。
注释解释:
- 炱煤饭几许:指的是吃饭时的饭菜,这里用来形容饮食简单或清苦。
- 圣人:指古代的智者或贤者,这里特指儒家学者。
- 心信:信念、决心。
- 日月明:比喻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 纲常:指儒家认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伦理纲常。
- 秉德:保持品德。
- 千钧:形容重大的重量,这里比喻重任。
- 日:这里指太阳和月亮。
- 耳:耳朵。
- 耳目私:指个人的私利。
- 大义:这里指正义或道义。
- 等夷:平等对待。
- 日月明:比喻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 耳:在这里代指普通人。
- 千钧:形容重大的重量。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在杂诗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诗中通过描绘饭桌上的饭菜、怀疑圣人、感叹人心的易变等方面,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坚守道义、追求公正的决心和信念。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体现了韩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