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溪上路,重到五年迟。
桑柘成阴处,莺花向老时。
泊舟随岸曲,坐石看云移。
政爱沙鸥狎,惊飞底见疑。
郊行
双溪溪上路,重到五年迟。
桑柘成阴处,莺花向老时。
泊舟随岸曲,坐石看云移。
政爱沙鸥狎,惊飞底见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郊外的旅行所见所感。首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旅行的感受,第三、四句则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双溪溪上路,重到五年迟。
桑柘成阴处,莺花向老时。
泊舟随岸曲,坐石看云移。
政爱沙鸥狎,惊飞底见疑。
郊行
双溪溪上路,重到五年迟。
桑柘成阴处,莺花向老时。
泊舟随岸曲,坐石看云移。
政爱沙鸥狎,惊飞底见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郊外的旅行所见所感。首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旅行的感受,第三、四句则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注】集廉园:作者的别墅。宿雨洗炎燠,联车越城关:宿雨洗净了炎夏的暑气;驾车越过城关。广廛(chān)隘深潦(lào),飞栋栖连阛:宽阔的集市狭窄而深长的积水,高耸的楼阁栖息在繁华的市场里。阴静息影迹,窈窕纷华丹:阴暗宁静中,可以看见花木竹草环抱的景象。阴静:阴暗。息影迹:影子静止不动。窈窕:指花树茂密的样子。纷华丹:五彩缤纷的花瓣。兢兢是非责,侃侃宾友闲:小心谨慎地分辨是非
居庸关 居庸关高五十里,壁立两厓雄对峙。 居庸关位于中国北京市昌平区,是明长城的东起点。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诗中的“五十里”指的是从关底到关顶的直线距离。“壁立两厓雄对峙”描绘了关墙陡峭,如同两座山峰一样屹立着,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景象。 回峰作势遮欲断,百曲盘旋如磨蚁。 回峰是指关口两侧的山峰,它们似乎在作势阻挡道路,给人一种即将中断的感觉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美景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每一联的解释: 川明山秀草花馥,气连郁仪回地轴。 - "川明"指的是明亮的河流或溪流,"山秀"描述的是山峦的秀丽。 - "草花馥"形容花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 "气连郁仪"可能是指一种神秘或超自然的力量将山川草木连接在一起。 - "回地轴"可能意味着这种力量使大地旋转,形成一种天地一体的感觉。 晴岚宿霭屯氤氲,石根飞泉迸寒玉。 -
诗句释义与赏析: 崖倾水涸石见底,石上古树蟠苍虬。 【注释】:崖倾表示山峰倾斜,水干表示河流干涸;"石见底"形容石头的底部清晰可见。古树在岩石上蟠绕生长,形似龙,这里指树木苍劲有力,盘曲蜿蜒。 【赏析】:这两句描写了一幅荒凉的山水画卷,山崖崩塌,河水干涸,露出底下的基石。在这背景下,古老的树木盘绕在岩石上,形态如苍龙般雄伟。这种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苍凉的氛围。 风云惨淡起白日
【注释】 1. 秋色:秋天的色彩。雨霁,雨后天晴。 2. 碧溪:清澈见底的溪水像染上碧玉的颜色一样。 3. 镜中人:指照在镜子里的自己。 4. 无庵说:《庄子·外篇·寓言》:“宋元君将饰庙,招灵侯假于家,三日不食。”灵侯曰:“吾亡国三十余年,我之不信死久矣。”宋元君闻之,使人问其故,灵侯对曰:“始吾隐于大山,山之小者、神之朝也;深则神之沉渊也;大山,大山,大不可测也。世之君子乃独不言此乎
居庸关 居庸关高五十里, 居庸关位于今天北京昌平区,地势险要,是古代通往北方的重要关口。 壁立两崖雄对峙。 居庸关地势险峻,两边的山峰如刀劈斧削般陡峭,形成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象。 回峰作势遮欲断,百曲盘旋如磨蚁。 回峰如同猛兽扑面而来,气势汹汹,似乎要将居庸关切断。而居庸关则像一条巨大的磨蚁,曲折蜿蜒,坚韧不拔。 阴风白昼吹飕飕,乱石当蹊泉齿齿。 在阴风中,居庸关周围的声音显得更加清晰
芦沟野亭 出自《芦沟野亭》的诗句:出郭野尘绝,青山开画图。 回冈万井聚,虹梁荐川涂。 沓沓车驾集,交臂无宁躯。 粲此一亩宫,而有静者居。 花木明窈深,鱼鸟乐澄虚。 浊醪得酿法,好客时与俱。 昔我东南来,万里马力瘏。 解鞍道傍树,尘渴尝自沽。 题诗忽在眼,日暮飞云孤。 译文: 走出城郭,野外的尘埃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那青翠的山峦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 回到家乡,无数的村庄聚集在一起
绿阴蔽深院,四月微雨寒。 羸骖借东邻,欲出徒步难。 檐楹亦周流,于焉足盘桓。 何苦恋微禄,羡彼凌风翰。 向来二三友,谈经舌翻澜。 萧条天一涯,出处随所安。 念子知心者,重是故时冠。 【注释】 绿阴:浓密的树木遮荫处。 羸骖:瘦弱的马。 檐楹:屋檐下的梁柱。 何苦:何必。 凌风翰:指扬名立业。 向来:以往。 念子:思念你。 知心者:知心朋友。 时冠:古代礼帽。 【译文】 绿荫遮蔽了深深的庭院
谢李息斋惠墨竹 湖州墨竹苏州诗,李侯二美能兼之。 长安尘中忽到眼,坐我六月江南时。 幽人江南结林屋,紫碧森森万竿玉。 清风激昂此君语,六月寒生不知暑。 只今见画思故乡,博山日永凝清香。 人生万事真适意,相对悠然希坐忘。 注释: 1. 湖州墨竹苏州诗:湖州的墨竹是苏州诗的代表作。 2. 李侯二美能兼之:李侯是指诗人或作者李息斋,他的作品既有美的墨竹又有美的语言,两者都能兼备。 3.
【注释】 寒食:即清明前一天。扫松:清除墓地上杂草,表示祭祀。东风,春风。微微,轻轻地。春山草暖雉飞鸣,意思是说,春天的山野里草丛温暖,小鹿在欢快地奔跑着叫着。物性各有适,意思是说,万物的特性各不相同。时哉,是感叹词,相当于“啊”。人生,指人的一生。悲乐:悲哀和快乐。难为情:难以忍受。客行:旅人行走。十步九回首,意思是说,旅人在路上走的时候,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要回头望望。寒食道旁多哭声,意思是说
【译文】 湖中的云层将要下雨,风急船行滞缓。 秋水无边无际,夕阳照在山中。 沙滩上大雁归巢,波静鸥鸟悠闲。 满眼都是篷窗景色,我独自吟诗却没成章。 【注释】 1. 将(qiāng):将要。 2. 片:一片。 3. 滞:停留,这里指阻碍了。 4. 秋水:秋天的湖水。 5. 明:明亮。 6. 沙平:沙岸平缓。 7. 征雁落:大雁归巢。 8. 宿鸥轻:鸥鸟休息得轻松。 9. 篷窗兴:船篷上的窗户景色。
诗句解释 1 遨游穷乐事 -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刻的愉悦心境,享受着无边的欢乐与满足。 2. 模写得新诗 - 指诗人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新感悟或情感。 3. 古寺看山后 - 描述了一种宁静的画面,诗人在古寺的背景下静观山脉,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4. 微风到竹时 - 此句描绘了微风拂过竹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5. 地幽尘不到 - 形容环境清幽,远离尘嚣
忆昔 暗忆曾游地,遥看不尽天。 宿云连野树,积雨聚溪船。 故友疏三益,微官负十年。 闲居成癖性,长日枕书眠。 注释: 1. 暗忆曾游地:暗地里回忆曾经游玩的地方。 2. 遥看不尽天:远远地看着天空,看不到尽头。 3. 宿云连野树:夜晚的云彩连接着野外的树木。 4. 积雨聚溪船:雨水积聚在溪流中,形成船只。 5. 故友疏三益:老朋友已经疏远了三年。 6. 微官负十年:微薄的官职拖累了我十年的生涯
《和马伯庸学士送史正翁赴嘉兴幕官》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元代诗人贡奎创作。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季时节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1. 诗句原文: 春日思家切,那堪送客归。 自怜舟似系,却羡羽能飞。 麦陇青鸠闹,花洲紫鳜肥。 登临多暇日,应报讼门稀。 2. 诗句注释: - 春日思家切: 春天的天气让人更加怀念家乡。 - 那堪送客归:
诗句注释与翻译 1. 楼台金碧照嵯峨,故国诸公奈乐何? 解释:形容湖州的建筑富丽堂皇,如同皇宫一般,而作者面对这样的美景却感到忧愁和无奈,无法快乐起来。 译文:华丽的楼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灿烂夺目,仿佛置身于宫殿之中;然而,这些辉煌景象背后是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忧愁。 2. 辽鹤归来城郭在,海鸥飞处水云多。 解释: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辽鹤归来意味着和平的到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作。诗的首句“睡起相思劳寸心”,描绘了诗人在梦中与亲人相聚的情景,醒来后却只有深深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卷帘无语立檐阴”,表现了诗人独自在屋檐下站立的场景,无声地感受着窗外的雨滴。第三句“故人千里碧云合”,描绘了远方的亲人在万里之外,如同碧云般遥远的景象;而第四句“斜日半川红树深”,则通过夕阳映照下的江边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