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生长田间住,辛苦移家向何处?
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
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
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
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
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
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
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知民风。
愿得转徙安居室,周公亦曾作无逸。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田夫生长田间住,辛苦移家向何处?
  • “田夫”指的是农民,”生长田间住”说明他出生并长大在乡村。
  • “辛苦移家向何处”表达了农民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艰辛。
  1. 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
  • “老牛带犊驴引驹”描绘了一幅农家生活的画面,老牛牵着小牛,小驴带着小驹一起前行。
  • “妇姑”可能是指妇女和老人,”骑过前村去”说明他们正在前往村庄的路上。
  1. 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
  • “牵衣裹儿囊在肩”描述了农民们肩上扛着孩子的情景。
  • “瓠壶瓦缶悬蒲鞯”则可能是对农具的描述,如陶制的瓠壶、瓦制的缶和悬挂在鞍垫上的蒲鞯。
  1. 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
  • “一童鬅鬙随左右”形容童子的发型,可能是指头发蓬松。
  • “两髯伛偻相后先”则是对两位老人形象的描写,形容他们的须发弯曲且下垂。
  1. 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
  • “新来茅屋徒四壁”说明农民刚搬进新居,房屋简陋。
  • “东邻西邻不相识”表明农民之间互不相识,可能是因为搬迁的原因。
  1. 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
  • “种田未了主家租”说明农民还在缴纳主家的租金。
  • “又恐官司著差役”表达了农民担心因官司而被迫服劳役。
  1. 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
  • “唐朝宰相韩晋公”提到了一位唐朝的宰相,韩晋公。
  • “念尔流离多困穷”表达了这位宰相对农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同情。
  1. 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知民风。
  • “当时落笔岂无意”意味着宰相在撰写文章时是有意为之,关心民生。
  • “正欲廊庙知民风”则表达了宰相希望通过朝廷了解民间风俗的意愿。
  1. 愿得转徙安居室,周公亦曾作无逸。
  • “愿得转徙安居室”是说农民希望能够有机会搬迁到一个安全舒适的住所。
  • “周公亦曾作无逸”则是引用了周公的故事,周公曾经制定礼法以安定百姓生活。

我们对整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起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表达了对农民苦难生活的关切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