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后山云乱起,山脚入溪清见底。
溪南更有山外山,散如浮尘聚如米。
老枫枯栎叶纷纷,下有人家深闭门。
钓丝欲收风浪急,却回双艇来篱根。
老翁曳杖行伛偻,一童负樵一童斧。
笔端意度尽神妙,卷里衣冠自淳古。
商周寂寞经几秦,后来莘渭宁无人。
茫茫耕钓去不已,武陵竟隔桃花春。

题山水图

前山后山云乱起,山脚入溪清见底。

溪南更有山外山,散如浮尘聚如米。

老枫枯栎叶纷纷,下有人家深闭门。

钓丝欲收风浪急,却回双艇来篱根。

老翁曳杖行伛偻,一童负樵一童斧。

笔端意度尽神妙,卷里衣冠自淳古。

商周寂寞经几秦,后来莘渭宁无人。

茫茫耕钓去不已,武陵竟隔桃花春。

【注释】

①“前”指画的左半部分;“后”指右半部。

②“云乱起”,形容山峰云雾缭绕、变幻莫测。

③“溪南更有山外山”,描绘出一幅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山水画面。

④“散如浮尘聚如米”,形容山上的树木或石头等景物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犹如飘散的尘埃与聚集的米粒。

⑤“老枫枯栎叶纷纷”,描绘了枫叶和栎树的叶子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情景。

⑥“下有人家深闭门”,暗示着山下有人居住,他们紧闭家门,与世隔绝。

⑦“钓丝欲收风浪急”,描述垂钓者想要收起钓鱼线时,突然遇到狂风巨浪,不得不再次回到岸边。

⑧“却回双艇来篱根”,描写了双人乘船归来的场景,他们的船靠岸在篱笆旁边。

⑨“老翁曳杖行伛偻”,描绘了一个老翁拄着拐杖行走的样子,他步履蹒跚。

⑩“一童负樵一童斧”,描述了两个小孩各自背着柴火和斧头,准备回家。

⑪“笔端意度尽神妙”,形容诗人用笔表达意境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⑫“卷里衣冠自淳古”,指画卷中的衣冠服饰古朴典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⑬“商周寂寞经几秦”,暗示着商朝和周朝的遗迹已经很久没有被人们发现,而秦朝的遗址也鲜为人知。

⑭“后来莘渭宁无人”,表示后来的农田和渭河一带再也没有人耕种了,变得荒凉。

⑮“茫茫耕钓去不已”,形容田野和河流上的农夫和渔夫们不断劳作,不知疲倦。

⑯“武陵竟隔桃花春”,以桃花之春比喻诗人所描绘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前山、后山、溪流、村庄、渔舟等自然景观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间。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