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雨悬悬,问春春可怜。
好花俱薄命,似我负芳年。
云气低帘外,江声到枕前。
何时是寒食,早已禁厨烟。

【注释】

  1. 春雨:指春天的细雨。
  2. 日夜雨悬悬:形容春雨绵绵不断的样子。
  3. 问春春可怜:向春询问是否可怜,春是万物生长的主宰。
  4. 好花俱薄命:好的花都不幸夭折。
  5. 我负芳年(青春):自己辜负了青春年华,即虚度年华。
  6. 低帘外:云气低垂,遮挡着窗外,看不见外面的景物。
  7. 江声到枕前:江水的声音传到了枕边。
  8. 寒食:清明节前的一两天,禁火扫墓。
  9. 禁厨烟:停止烧柴做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春日里,看到细雨不停地下,便对“春”(即春天)表示惋惜和同情。接着又想到,美好的花朵也因这连绵不断的春雨而早早凋零了。于是诗人不禁自怜自叹,感叹自己辜负了青春时光。
    诗的第二联“好花皆薄命”,诗人将春天喻为一个有生命的美人,把好花比作美人的容貌,把“薄命”二字赋予春天,使春天显得更加美丽动人。但春天也有她的脆弱之处,因此她也会遭到不幸的命运。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情。
    第三联“云气低帘外,江声到枕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站在窗前,透过云气看出去,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听到江水的声音,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这一联诗既写出了诗人所处位置的特点,也展现了他所见所闻的美丽景色。
    最后一联“何时是寒食,早已禁厨烟”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在清明节前后的时间里,人们都会进行祭祀活动,所以这个时候禁止烧柴做饭。诗人用“禁厨烟”这一细节来暗示这个时期的生活状态。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厌烦和无奈,以及对清明时节的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