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厌卑湿,登楼思不群。
天边春色早,窗外暮寒分。
把酒邀归鸟,卷帘惊宿云。
直须借一榻,高卧避尘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考核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情感主旨。具体到本题:
(1)
“茅屋厌卑湿”,诗人的居所简陋低矮,环境潮湿阴暗。“茅屋”是陋室、草舍的意思,“厌卑湿”是厌恶潮湿阴暗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简朴清贫生活的喜爱与追求。
(2)
“登楼思不群”,登高远眺,诗人思绪飞越群山,神驰天际。“思不群”指诗人思想境界非凡,与众不同。
(3)
“天边春色早,窗外暮寒分”,诗人登上高楼,放眼望去,远处春天的气息早已到来;而眼前却只有寒冷的暮色。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处陋室,但依然心怀壮志,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宏图。
(4)
“把酒邀归鸟,卷帘惊宿云”,诗人在陋室中举杯畅饮,邀请归鸟共饮;又卷起窗帘,惊扰着宿在窗边的云彩。这两句既表现出诗人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也流露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5)
“直须借一榻,高卧避尘纷”,诗人说一定要借来一张床,高卧山林之间以避开尘世纷争。“高卧”“避尘纷”表明诗人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甘于淡泊明志。
【答案】
登楼
茅屋厌卑湿,登楼思不群。
天边春色早,窗外暮寒分。
把酒邀归鸟,卷帘惊宿云。
直须借一榻,高卧避尘纷。
译文:
我那茅屋因为地势低洼而感到闷气,登上高楼眺望,我思绪飞扬,神游八极。远处春天的景色早早地就展现在眼前;可近处的窗外却是寒冷的暮色。我举起酒杯邀请归巢的鸟儿共饮,又卷起窗帘惊动了栖息在窗边的云彩。我一定要借来一张床,高卧山林之间以避开尘世纷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前二句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和所生之感。诗人因陋室而思不群,想登高远眺,心旷神怡,抒发胸中壮志未酬之情。三、四句写诗人登楼后的所想所为。他举杯邀归鸟共饮,又掀起窗帘惊扰宿云。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也流露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写诗人登高远眺之后的所想所为。他一定得借来一张床,要高卧山林之间以避开尘世纷争。“直须”二字,表明诗人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甘于淡泊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