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晴虹隐画桥,藕花微雨过归桡。
波光倒蘸红楼影,照见佳人弄玉箫。
【题解】
“晴虹”“归桡”指诗人的爱人,“藕花”“红楼影”指诗人自己。
【注释】
晴虹:晴天的彩虹。归桡:归来的船桨。
波光:水波。倒蘸:映入水中。红楼:指女子居住的楼阁,这里泛指美人居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闺情词,描写一位少女在雨后归家时的情景。全词写景细腻,用笔含蓄,以景寓情,情韵悠长。
“柳树晴虹隐画桥,藕花微雨过归桡。”首句写景,“柳树”二字为全词定下了抒情基调——柔美而含蓄。“柳树”二字,既写出了景物的外在特征,又点出了季节、时间与天气,更暗示了人物的身份。“晴虹”是彩虹,是天空中的一道美丽风景,也是诗人对恋人美好形象的比喻,是爱情的象征。“画桥”则是指那如画的小桥,它不仅为行人提供了方便,更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晴虹”与“画桥”相映成趣,更衬托出“柳树”的柔美和“藕花”的娇嫩。“归桡”,即船桨,指主人公乘舟归来。“归桡”一词,不仅表明了时间和地点,也透露出主人公归家的心情。
第二句“藕花微雨过归桡”,紧承第一句“归桡”而来,描绘的是主人公在雨中归来的情景。在这里,“藕花微雨”既是实景,也暗含了主人公的心情。“微雨”是雨势很小,但足以让主人公淋湿衣衫,因此她不得不撑起油纸伞匆匆归家,以免感冒。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进一步烘托出了一个多情善感的女子形象。
第三句“波光倒蘸红楼影,照见佳人弄玉箫”,是全词的重点部分。“波光倒蘸红楼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它描绘的是主人公在雨后回家路上看到的景象。这里的“红楼影”既指女子居处的楼阁,也暗指了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波光倒蘸”是说雨后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它们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倒映在楼阁的周围,使整个画面变得生动起来。而当这道美丽的涟漪映入女子的眼帘时,她不禁想起了那个曾经给她带来无尽欢乐的人——她深爱的丈夫。于是,她情不自禁地拿起玉箫,吹奏起这首曲子来。这一细节描写,既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她的才艺。同时,它还通过与前两句的衔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了诗的主题上,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