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节发襄国,饮马清洺水。
山岳忽阴冱,急雪白玼玼。
北风利如刀,剪剪射双耳。
饥乌时一鸣,仆夫寒堕指。
人生三间茅,岂不愿乡里。
天子命有行,去去何敢已。
道傍有旗亭,湿烟乱汀苇。
尚想布衾人,晏眠犹未起。

【译文】

经过临洺驿时下起了大雪,天气非常寒冷。在襄国停下马车,饮马于清洺水边,山岳之间忽然阴霾凝结,急风雪白茫茫一片。北风凛冽如刀切,刮得人耳发痛。饥鸟不时鸣叫一声,仆从因冻而手指脱落。人生在世上不过三间草庐茅舍,哪能不想回家乡呢?天子有旨命我出行,怎能停步不前。道旁有旗亭酒店,烟雾迷蒙乱飞到水边的芦苇上。想那家人还在床上睡觉,自己却已上路赶路了。

【注释】

  1. 弭节:驻车。襄国:地名。
  2. 清洺水:水名。今河南修武县北有清河,流经此地,又名洺河。
  3. 山岳忽阴冱:山岭忽然昏暗凝集。
  4. 寒甚:天气非常寒冷。
  5. 布衾:棉被。
  6. 晏眠:晚睡,晚起。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过临洺驿、饮马清洺水、山岳忽阴冱、疾风利如刀等旅途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过临洺驿大雨雪,寒甚”,点明时间、地点、气候和心情。临洺驿在今河南省修武县西南,当时是通往京都洛阳的交通要冲。诗人在此地遇到了一场大雪,天气非常寒冷,因此他不得不停车驻车,喝一口热酒暖暖身子。
    颔联“山岳忽阴冱,急雪白玼玼”,“山岳”句写天变,“急雪”句写地变。这两句写诗人在山中遇雪,山岳忽然变得阴沉,狂风骤起,大雪纷扬。
    颈联“北风利如刀,剪剪射双耳”,“北风”句写风力,“剪剪”句写风声。这两句写诗人在野外行走,大风呼啸着像锋利的刀一样刮来,令人感到耳朵刺痛。
    尾联“饥乌时一鸣,仆夫寒堕指”和“人生三间茅,岂不愿乡里”,“饿乌”和“仆夫”都是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在路上遇到的人。这两句写诗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个饥饿的乌鸦,一个仆人因为寒冷而掉落了手指。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够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