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台百尺生野蒿,昔谁筑此当涂高。
上有三千金步摇,满陵寒柏围凤绡。
西飞燕子东伯劳,尘间泉下路迢迢。
龙帐银筝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涛。
人生过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见歌舞。
独不念汉家长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锁秋雨。

铜雀台

古台百尺生野蒿,昔谁筑此当涂高。

上有三千金步摇,满陵寒柏围凤绡。

西飞燕子东伯劳,尘间泉下路迢迢。

龙帐银筝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涛。

人生过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见歌舞。

独不念汉家长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锁秋雨。

注释:

  1. 铜雀台:三国时期曹操所建的高大华丽的宫殿建筑,是曹操为自己享乐而建的地方。
  2. 古台百尺生野蒿:古老的台子有一百多尺高,上面生长着野蒿。
  3. 昔谁筑此当涂高:以前是谁修筑了这个高高的台子?
  4. 上有三千金步摇:台上装饰着价值连城的金饰,如步摇。
  5. 满陵寒柏围凤绡:整个陵墓周围长满了苍劲的柏树,仿佛是围绕在凤凰织成的绸缎之上。
  6. 西飞燕子东伯劳:西边的燕子和东方的伯劳鸟。
  7. 尘间泉下路迢迢:人世间的道路遥远,如同泉水下面一样遥远。
  8. 龙帐银筝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涛:形容音乐的华丽和哀婉,如同漳河水面上翻涌的波浪。
  9. 人生过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见歌舞:人生短暂得像草上的露水一样,哪里能见到过去的歌舞?
  10. 独不念汉家长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锁秋雨:唯独不想念汉代的长陵一抔泥土,以及被锁在秋雨中的珍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铜雀台的壮丽景象和历史的沧桑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金步摇”和“凤绡”象征着奢华和美丽,“西飞燕子”和“东伯劳”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龙帐银筝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涛”一句,更是将音乐的华美与哀怨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整首诗既展现了古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反思,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审美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