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死烟寒树不荣,石坛千仞与云平。
春来天上元无色,雨到人间方有声。
梦入松风吹不断,诗如芳草剪还生。
陶山北望飞霞散,夜半有时孤鹤鸣。
【注释】
泰素坛:指道教的坛场。
竹死烟寒树不荣:竹子死了,在烟寒之中树也不茂盛。
石坛千仞与云平:石制的祭坛高耸入云。
春来天上元无色:春天来的时候天空是灰蒙蒙的,没有颜色。
雨到人间方有声:雨水落在人间才有响声。
梦入松风吹不断:梦中进入松林,风吹不断。
诗如芳草剪还生:像芳草一样,被剪刀剪过以后还能重新生长。
陶山北望飞霞散:在陶山北面眺望,只见飞霞四散。
夜半有时孤鹤鸣:到了半夜,偶尔可以听到孤鹤叫声。
【赏析】
首联写景:作者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图画,以竹、烟、树、石为画面主体,表现了一种空灵静穆的境界。竹死了,烟寒树不荣;石坛千仞,与云平齐,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意境。
颔联写天和地之异:春天降临,天空一片灰暗,没有一点颜色,而雨水落下人间却发出了声音。这里写出了天地阴阳变化之大。
颈联写梦:诗人说:“我梦见自己走入松林,那风从松林里吹过来,吹得人头发都吹不乱。”这两句诗把梦境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形象。
尾联写意:诗人说:“我的诗就像芳草一样,被剪刀剪过以后还能重新生长。”这是在比喻人生。人生就像草木一样,虽然被剪刀剪去,但它仍然能再生,永远不老。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它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