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宴罢雁声寒,桂树吹香出宝阑。
翠辇遥临秋海白,霓旌高拂曙星残。
毡城家拜银麇赐,棘院人争绣虎看。
堪笑子云能作赋,独骑羸马后奚官。
这首诗是宋代文豪苏东坡在元丰五年(1082年)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石)期间,与友人王伯修同游黄州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黄州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第一句“甘泉宴罢雁声寒”,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情景。甘泉宴是古代帝王举行的盛大宴会,这里指的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一次宴会。诗人用“雁声寒”来形容宴会结束后的寂静和寒冷。
第二句“桂树吹香出宝阑”,描述了宴会结束后,桂花飘香,香气扑鼻的景象。宝阑指的是庭院中的栏杆,这里用来象征宴会场所。诗人用“桂树吹香”来形容宴会结束后的自然美景。
第三句“翠辇遥临秋海白”,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皇帝的车驾远去的情景。翠辇是指皇帝所坐的轿子,这里用来象征皇帝。秋海指的是秋天的大海,这里用来象征皇帝的车驾。诗人用“遥临秋海白”来形容皇帝车驾远去的壮观景象。
第四句“霓旌高拂曙星残”,描绘了皇帝车驾远去后的景象。霓旌是一种华丽的旗帜,这里用来象征皇帝的车驾。曙星指的是清晨的星星,这里用来象征皇帝的车驾。诗人用“高拂曙星残”来形容皇帝车驾远去后的壮丽景象。
第五句“毡城家拜银麇赐”,描述了官员们在家中向皇帝致敬的情景。毡城指官员家中的庭院,银麇是一种贵重的礼物,这里用来象征皇帝赐予官员的礼物。诗人用“家拜银麇赐”来形容官员们在家中向皇帝致敬的场景。
第六句“棘院人争绣虎看”,描述了官员们在家中欣赏绣着老虎图案的屏风的情景。棘院指官员们的住宅,绣虎图案的屏风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这里用来象征官员们欣赏的作品。诗人用“人争绣虎看”来形容官员们在家中欣赏绣着老虎图案的屏风的场景。
第七句“堪笑子云能作赋,独骑羸马后奚官”,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和感受。子云指的是汉代学者扬雄,他曾经创作过《解嘲》一文,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困境。这里的“独骑羸马”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处境。诗人用“堪笑子云能作赋,独骑羸马后奚官”来形容自己的困境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结束后的景象、皇帝车驾远去的情景、官员们在家中向皇帝致敬的场景以及诗人自己的困境和感受的描写,展现了黄州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友情。同时,诗歌也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