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野次狼山口,铁骑犀船尽虎貙。
杼轴万家供馈饷,旌旗千里亘江湖。
膝行已伏诸侯将,面缚行申两观诛。
淮海父兄争鼓舞,将军恐是汉金吾。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陈克的《和刘泾州登云阳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二十二日狼山口观兵
官军在野地驻扎在狼山口,铁骑兵队和犀牛皮船全都变成了猛虎。
成千上万的人家供应粮食,旌旗飘扬千里绵延到江湖之间。
膝盖跪行已经伏拜诸侯将领,面对捆绑双手等待接受惩罚。
淮海地区的父老兄弟争相欢呼鼓舞,将军恐怕是汉金吾。
译文:
在二十二日这个日子,狼山口的士兵们观看了军事演习。
官军的部队正在野地里驻扎在狼山口,铁骑兵队和犀牛皮船都变成了猛虎。
成千上万的人家都在为军队提供食物和粮食,旌旗飘扬千里绵延到江湖之间。
士兵们跪在地上已经伏拜诸侯将领,面对捆绑双手等待接受惩罚。
淮海地区的父老兄弟争相欢呼鼓舞,将军恐怕是汉金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军事演习场景,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和威武。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这场演习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军队的气势和威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士兵的刻画,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热烈,是一首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