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烂辉光,登临向上方。
攒云众峰直,引路万松苍。
涧底蒲茸白,篱根栗叶黄。
爽犹宜羽扇,晴复䴡罗裳。
缥缈云关峻,岩峣石径长。
杂花明乱草,好鸟隔幽篁。
渐近精蓝域,俄闻洞水香。
栋梁何崒崒,金碧极煌煌。
崖裂狮初啸,峦回象欲狂。
鲤鱼新上水,灵鼠旧依仓。
石笋何年长,池莲此日荒。
铁船归瀚海,方竹压潇湘。
瀑散晴空雨,林含伏日霜。
行云走神女,卧钵隐龙王。
一纪长离乱,丛林半在亡。
如何超劫劫,独此见堂堂。
喜挹清河彦,兼承入幕郎。
风流同茂宰,啸咏及重阳。
杯紫浮萸烈,瓶虚插桂芳。
高僧惯宾客,才子盛文章。
壁怪前题漫,游疑后日忘。
少陵多秀句,偏在赞公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全诗共五十六句,下面逐句释义:
- 车马烂辉光,登临向上方。
- “车马烂辉光”形容车辆马匹光彩照人,辉煌夺目。“登临向上方”表示登上山顶,面向远方。
- 攒云众峰直,引路万松苍。
- “攒云”形容山峰密集,云雾缭绕。“万松苍”形容松树众多,苍翠欲滴。
- 涧底蒲茸白,篱根栗叶黄。
- “涧底蒲茸白”形容溪水边生长的蒲苇和芦苇的白色。“篱根栗叶黄”形容篱笆根部的栗子叶子变黄。
- 爽犹宜羽扇,晴复䴡罗裳。
- “爽犹宜羽扇”表示清爽的时候适合用羽毛扇。“晴复䴡罗裳”形容晴朗的日子适合穿丝质的衣服。
- 缥缈云关峻,岩峣石径长。
- “缥缈云关峻”形容云层高耸,如山关一般。“岩峣石径长”形容山路曲折,石头陡峭。
- 杂花明乱草,好鸟隔幽篁。
- “杂花明乱草”形容花草丛生,色彩斑斓。“好鸟隔幽篁”形容鸟儿在幽静的竹林中歌唱。
- 渐近精蓝域,俄闻洞水香。
- “精蓝域”可能是指寺庙所在的区域。“洞水香”形容泉水清澈芳香。
- 栋梁何崒崒,金碧极煌煌。
- “栋梁”指建筑物的横梁和立柱。“金碧极煌煌”形容建筑金光闪闪,华丽壮观。
- 崖裂狮初啸,峦回象欲狂。
- “崖裂狮初啸”形容山崖裂开,像狮子一样吼叫。“峦回象欲狂”形容山峦起伏,如同大象奔腾。
- 鲤鱼新上水,灵鼠旧依仓。
- “鲤鱼新上水”形容鱼儿在水中游动。“灵鼠旧依仓”形容老鼠曾经在仓库中生活。
- 石笋何年长,池莲此日荒。
- “石笋何年长”形容石笋已经存在多年。“池莲此日荒”形容池塘中的莲花已经枯萎。
- 铁船归瀚海,方竹压潇湘。
- “铁船归瀚海”形容船只被铁链固定在海上。“方竹压潇湘”形容竹子被压在湖南的潇湘山脉上。
- 瀑散晴空雨,林含伏日霜。
- “瀑散晴空雨”形容瀑布的水珠随风飘散在晴朗的天空中。“林含伏日霜”形容树木被雪覆盖。
- 行云走神女,卧钵隐龙王。
- “行云走神女”形容云雾飘忽不定,像神仙在行走。“卧钵隐龙王”形容和尚坐在山洞里,仿佛隐藏在龙王的洞穴中。
- 一纪长离乱,丛林半在亡。
- “一纪长离乱”形容长时间以来的战争和动乱。“丛林半在亡”形容森林一半被摧毁,一半仍在生存。
- 如何超劫劫,独此见堂堂。
- “如何超劫劫”表示如何超越灾难和困境。“独此见堂堂”形容只有这个地方才能显示出宏伟壮丽的景象。
- 喜挹清河彦,兼承入幕郎。
- “喜挹清河彦”表示喜欢结交清廉有才德的人。“兼承入幕郎”表示同时担任官员和幕僚的身份。
- 风流同茂宰,啸咏及重阳。
- “风流同茂宰”形容与地方长官一样的文雅风度。“啸咏及重阳”形容在重阳节时吟咏诗歌。
- 杯紫浮萸烈,瓶虚插桂芳。
- “杯紫浮萸烈”形容酒杯里的酒呈紫色。“瓶虚插桂芳”形容瓶子中插着桂花,散发着香气。
- 高僧惯宾客,才子盛文章。
- “高僧惯宾客”形容高僧善于接待客人。“才子盛文章”形容文人擅长写文章。
- 壁怪前题漫,游疑后日忘。
- “壁怪前题漫”形容墙壁上的书法随意而自然。“游疑后日忘”形容对过去的事件或人物的记忆模糊不清。
- 少陵多秀句,偏在赞公房。
- “少陵多秀句”指的是杜甫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偏在赞公房”形容这些句子特别突出,尤其体现在赞公的书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