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常可计,风色苦相违。
落日酒杯阔,清江芦笋肥。
壮怀兹浩荡,毕景自稀微。
眼底非无见,遥空一鸟飞。
《行舟》
舟行常可计,风色苦相违。
落日酒杯阔,清江芦笋肥。
壮怀兹浩荡,毕景自稀微。
眼底非无见,遥空一鸟飞。
注释:
- 舟行常可计:形容船只行进的规律和计划都很容易掌握。
- 风色苦相违: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与原计划的风向和风力相背离。
- 落日酒杯阔:形容夕阳下水面宽阔如酒杯。
- 清江芦笋肥:形容清澈的江水里生长着茂盛的芦笋,肥美可口。
- 壮怀兹浩荡:形容胸怀壮志,气魄宏大。
- 毕景自稀微:形容夕阳西下,景物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 眼底非无见:虽然眼前景物已不再清晰,但心中依然能够看到。
- 遥空一鸟飞:形容远处天空中有一只鸟儿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行舟途中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以“舟行常可计”开头,表达了对航行过程的控制能力。接着通过“风色苦相违”来表达天气变化无常,与原计划不符的情况。“落日酒杯阔”描绘夕阳映照下的江面景象,形象生动。“清江芦笋肥”则进一步突出了江水的清澈和芦笋的鲜美。
诗人在描述自然风景时,不仅局限于视觉感受,还拓展到心理体验。“壮怀兹浩荡”反映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毕景自稀微”则表达了随着太阳下山,景色开始变得朦胧,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眼底非无见”,虽然眼前景物已不再清晰,但诗人心中的所感所想依然清晰可见,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作为行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