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和烟展翠茵,杂花匀簇道傍春。
鸣禽旷野栖无树,破屋荒山住有人。
露湿弊袍寒衬月,风餐行钵暗凝尘。
去年闽海今沙漠,赢得霜华镜里新。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陲荒僻之地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山河残破的悲愤之情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苍凉沉郁,用笔简洁精练,形象生动鲜明。

开头两句写景。中都道中的草色是“细”“和”,“春”字则暗含了诗人的伤时感事之情。三、四句写鸟兽。“鸣禽”二句写禽:鸟儿栖于旷野,无树可依;野兽住于荒山,无人居住。“人”字既指人,又含有国破家亡的深意。五六句写人。“露湿”二句写人:露水沾湿了破衣,寒风裹挟着行囊,在暗中凝成了尘埃。七八句写人。“去年闽海今沙漠”,说明国土已沦陷。“赢得霜华镜里新”,表明自己虽身陷异地,但志气不移,仍像镜子那样明净光洁(即“镜里花”,喻指虚幻)。最后两句点明题目,以“中都道中”与“闽海”对比,更突出了边陲的荒凉和自己的孤独。

这首诗虽然只写了六句二十八个字,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前四句主要写景,后四句主要抒情。从结构上看,前三句为铺垫,为第四句抒情作好准备;最后两句为点题和深化主题。这种写法,使读者能清楚地看到,诗人是怎样由写景过渡到抒情,怎样通过抒情深化主题,并由此而产生感染力。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