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前妾逢主,礼贤镇中子逢母。
三十馀年昨日同,白发相看泪如雨。
阿㜷去时未断乳,儿壮得知心独苦。
清湖老妪天所留,逆旅主人神使语。
归来桑竹溪之浒,妇前持觞儿起舞。
双瓜生祥表秋圃,岂用旌书动官府。
吴人买妾纷莫数,岁满母归遗子女。
巷南巷北不相觅,况复山川两脩阻。
呜呼千秋复万古,孝子之名在寰宇。
世上滔滔忘母人,不愧唐昌一抔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题昌化陈孝子传》。

首联“百丈山前妾逢主,礼贤镇中子逢母。”意思是在百丈山前的妾遇到了主人,在礼贤镇中的子遇到了母亲。这里的“妾”指的是妻子,“主”则是丈夫;“子”指的是儿子,“母”则是母亲。这两句诗描述了陈孝子在百丈山前与他的妻子相遇,以及在礼贤镇中与自己的母亲重逢的情景。

颔联“三十馀年昨日同,白发相看泪如雨。”意思是三十多年过去了,昨天我们还是在一起的,如今已经白发苍苍了,只能相视而泣,泪水如同雨点一样。这里的“昨日同”是指过去的时光,“白发相看”则是指现在的情景,“泪如雨”则是形容泪水之多。这两句诗表达了陈孝子与妻子、母亲的重逢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颈联“阿㜷去时未断乳,儿壮得知心独苦。”意思是阿㜷离开时还没有断奶,孩子长大后才知道父亲的心是多么的痛苦。这里的“阿㜷”指的是陈孝子的妻子,“断乳”是婴儿出生后的一个生理过程,“儿壮得知心独苦”则是指孩子长大以后才能体会到父亲心中的痛苦。这两句诗揭示了陈孝子与妻子分离的痛苦和对孩子成长的担忧。

尾联“清湖老妪天所留,逆旅主人神使语。”意思是清湖里的老妪是上天留下来的,逆旅的主人是神灵派来的使者。这里的“清湖”可能是一个地名,“老妪”指的是年老的女人,“天所留”则是指上天的安排,“逆旅主人”则是指旅店的主人,“神使语”则是神灵派来的使者说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清湖老妪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逆旅主人的敬意。

末联“归来桑竹溪之浒,妇前持觞儿起舞。”意思是陈孝子回家了,桑树竹林都在水边,他的妻子在前面拿着酒杯,孩子们跳舞。这里的“桑竹溪之浒”指的是水边的桑树竹林,“持觞”是拿着酒杯的意思,“儿起舞”则是孩子们跳舞的样子。这两句诗描绘了陈孝子回家后的家庭欢聚场景。

最后一句“双瓜生祥表秋圃,岂用旌书动官府。”意思是两个葫芦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何必用旌旗来惊动官府。这里的“双瓜”指的是两个葫芦,“生祥”是象征秋天的丰收之意,“旌书”则是古代用来表彰功绩的文书,“动官府”则是指惊动官府的意思。这一句表达了陈孝子的孝心不仅感动了家人,也感动了天地,无需外界的表彰即可昭示天下。

整首诗通过对陈孝子与妻子、母亲的重逢、离别、团聚以及他的孝顺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孝子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忠臣孝子精神的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