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
当时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
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眼前浑是分携处。
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
凝伫。
天涯几许离情,化作暮云千缕。
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
京尘染袂,故人应念飘零,岂知翻被功名误。
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

【诗句释义】

石州慢是宋代词人苏轼的词牌名,本词为作者在石州(今广西贵县)作客时所作怀念离别之作。此词起调写春暮送别之情,中承写离愁,结以感慨之词,表达了词人对故人的深情思念和仕途坎坷、功名无成的悲愤心情。

【译文与注释】
红雨洒满了园中的花木,香雪随风飘荡着春风的气息,又到了春天的暮色。
当时,两人并肩划船,悠悠地在南浦江上送别,送走了我这位客人。
“阳关三叠”一曲之后,至今那凄婉的歌声还在耳边隐隐地响起,眼前的景象都像是当年我们分手的地方。
有谁能知道这心中的恨意?只能倚靠在栏杆上,默默地凝神伫立。
远隔天涯的距离有多少呢?我的离愁已化作了暮云千缕万缕。
飞过天空的征鸿已经飞尽了,但归期的日期依然没有个准头。
京城里的尘埃沾染了我的衣袖,可你一定会惦记着我这个飘零在外的人吧,哪能想到我会被功名利禄所误呢?
我无处安放羁旅愁绪,满城的烟雨笼罩着整个春城。

【赏析】
本词起笔写景,点明送别之地和季节:在西园中,正是红雨纷纷的季节,东风送来了香雪般的花香,又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接着,词人通过回忆往昔送别的情景来渲染气氛,表达自己的依依不舍。

词人转入对往事的回忆,感叹时光流逝,自己与故友分离已久。其中“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眼前浑是分袂处”一句,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坎坷、功名无成的痛苦和无奈。

词人的感情逐渐升华,由对往事的回忆转入对未来的忧虑:即使飞过的征鸿已经飞尽了,但归期的日期依然没有个准头。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友人重逢的渴望之情。

词人的情感再次升华,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局面。全词以景起情,以情带景,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对故人的深情怀念和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