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处忧患,巽云以行权。
居变不失常,时中义斯全。
窃柄事弗顺,逐君成矫虔。
谁云郑祭仲,可与伊挚肩。

杂言 其十二

九卦处忧患,巽云以行权。

居变不失常,时中义斯全。

窃柄事弗顺,逐君成矫虔。

谁云郑祭仲,可与伊挚肩。

诗句注释

  1. 九卦处忧患:古代中国哲学中的八卦理论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八卦来预测和理解,这里用“九卦”象征复杂多变的局势,而“处忧患”则表明诗人在面对这样的局势时感到忧虑和困扰。
  2. 巽云以行权:巽为风,象征灵活性和变化,云在这里代表变幻莫测,行权即行使权力,意味着诗人利用这些变化无常的因素来行使自己的权力,显示出一种机智和策略。
  3. 居变不失常:虽然形势多变,但诗人能够保持自己的稳定和常态,不受外界动荡的影响。
  4. 时中义斯全:这里的“时中”指的是顺应时势,“义斯全”强调了顺应时势的重要性,并使得自己的行为和目标得以保全。
  5. 窃柄事弗顺:诗人试图通过某些手段获取权力或影响,但结果并不顺利,表达了某种挫败感和无奈。
  6. 逐君成矫虔:诗人追随君主可能因为忠诚或理想,但最终却变成了一个矫揉造作的人,反映出对理想追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或扭曲的担忧。
  7. 谁云郑祭仲:郑祭仲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以其正直和坚持原则著称。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于像郑祭仲这样坚守原则、不易屈服于权势的人物的钦佩之情。
  8. 可与伊挚肩:伊挚是商朝时期的贤臣,以智慧和忠诚著称,诗人用伊挚来比喻那些可以与他肩并肩的人,暗示自己希望找到能和自己一样坚持正义和智慧的人,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时的心境和行动。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追求个人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尝试通过智慧和策略来应对这些问题,但往往事与愿违。这种经历使诗人深感挫败,但也激发了他对社会正义和个人原则的坚守。

诗人通过对“九卦”、“巽云”等自然现象的运用,展现了他对天文地理和人间事务深刻的见解。同时,通过描绘自己的处境和心理活动,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批判和不满。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描述,更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诗中也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求知欲。尽管面临种种困境,诗人仍不断学习和思考,希望能够找到解决之道。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杂言其十二》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诗人在复杂世界中的挣扎与成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情感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