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契观夷险,高卑象梓桥。
世途逄蹭蹬,心境失逍遥。
道诎身焉用,居安气不骄。
燎原风正急,谁为辨兰萧。

注释:

  1. 观夷险:看透世间的高低起伏。交契:结交。
  2. 高卑象梓桥:比喻世事如过木桥,有高低曲折之分。
  3. 世途逄蹭蹬:世上的道路常常遇到坎坷挫折。
  4. 心境失逍遥:心境无法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5. 道诎身焉用:如果因为道德低下而失去尊严。
  6. 居安气不骄:在安乐的环境中不骄傲自大。
  7. 燎原风正急:比喻革命形势发展迅猛,如同燎原之势。
  8. 谁为辨兰萧:谁能分辨出真正的兰花和萧瑟之气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张受益的赠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处世态度。
    一、二句“交契观夷险,高卑象梓桥”,诗人通过观察和理解人生的起落,比喻世事如过木桥,有高低曲折之分。这里,“夷”指的是平坦,“险”指的是陡峭;“高卑”指事物的高低,“梓桥”指人的命运或人生道路。诗人以木桥喻人生,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伏跌宕。这种比喻既富有诗意,又深刻揭示了生活的真谛。
    三、四句“世途逄蹭蹬,心境失逍遥。”诗人进一步指出,人在世间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心境难以保持自由自在的境界。这里的“蹭蹬”指遭遇困境或挫折。诗人认为,即使生活充满坎坷,但只要心态端正,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是对人生的一种积极肯定,也是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五、六句“道诎身焉用,居安气不骄。”诗人认为,如果因为道德低下而失去尊严,那么即使身处安逸环境也不会骄傲自大。这里的“道诎”是指道德低下,“身焉用”即没有用处的意思。诗人强调,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即使在安逸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因为一时的安逸而骄傲自满。这是诗人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高尚境界的追求。
    七、八句“燎原风正急,谁为辨兰萧。”诗人用“燎原风正急”来比喻革命形势的发展迅猛,如同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这里的“兰萧”指两种不同的花,一种象征高雅,另一种代表萧瑟之气。诗人用“谁为辨兰萧”来询问谁能分辨出真正的兰花和萧瑟之气。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他提醒人们要辨别真伪,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首诗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道德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他主张在逆境中保持心态端正,在安逸环境中保持谦虚谨慎,同时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批判。这些观点都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见卓识,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